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2-09
2017-12-09 第A02版:发展改革新闻 大 | 中 | 小 

贵州:14个深度贫困县实施“一县一业”产业扶贫

作者: 吴承坤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039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吴承坤报道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近日决定,通过争取中央资金、安排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采取资产收益扶贫的形式,每县安排1500万元左右,以补助方式,支持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一县一业”扶贫产业发展。预计2018年拟安排资金2.1亿元,2019年、2020年根据各县产业发展情况有重点地加大支持力度。
    目前贵州省共有14个深度贫困县,在这14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中,以推进产业扶贫为主线,以“一县一业”为主攻方向,贵州省发展改革委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上规模、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总体要求,支持14个深度贫困县立足实际选择一批比较优势突出、市场占有率高、增收潜力大、贫困农户参与度高和带动脱贫效果好的特色产业,以期通过完善“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做大做强“一县一业”,培育壮大一批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
    经反复论证比选,重点支持望谟县发展生态板栗,册亨县发展特色林,晴隆县发展“晴隆羊”,剑河县发展食用菌,榕江县发展蔬菜,从江县发展“从江香猪”,紫云苗族布依族县发展红芯红薯,纳雍县发展生态鸡,赫章县发展核桃,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发展马铃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发展白山羊,水城县发展红心猕猴桃,三都水族自治县发展“巫不香猪”,正安县发展鹅产业。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除通过争取中央资金、安排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支持14个深度贫困县“一县一业”扶贫产业发展外,还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一县一业”运营企业发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用于支持与“一县一业”产业扶贫紧密关联的农林牧渔结合、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农业生产性服务设施、农产品加工和仓储物流、营销网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事教育体验、文化创意农业、农村生态康养和能源农业等项目建设。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的扶持资金主要支持“一县一业”产业发展所需的路、水、渠、灌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业发展条件,为规模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设施等围绕“一县一业”发展所需的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发展。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14个深度贫困县的“一县一业”既考虑当前发展,又着力近期目标,更放眼远期未来,预计到2020年,14个深度贫困县“一县一业”可带动47.6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