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3-21
2019-03-21 第02-03版:回望全国两会·“共享发展”中的新旧动能转换 大 | 中 | 小 

往年全国两会上的声音:学有所依——从“基础”到“高等”德才需兼备

作者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372
家庭教育

要改进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长与其花“天价”购买学区房,不如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如何改进家庭教育的质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性格和意志等方面,帮助孩子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全国政协常委刘长铭·2016年全国两会

政府应开展家长培训

    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影响很大,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其实需要提前接受一定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建议政府开展类似培训,帮助家长扩充知识储备,提升法律意识、公德素养,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影响。
    ——全国人大代表蒙兰凤·2018年全国两会

建议制定家长教育法

    如今很多家长对如何教育子女有心无力,导致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孩子越来越难管。因此,对“准家长”及“现家长”进行旨在提高其家教素养的教育活动很有必要。建议国家制定家长教育法,政府出经费构建教育家长的社会体系,大专院校开设教育专业,家长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全国政协委员曹德旺·2018年全国两会

    【新况点评】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指出,要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组织有关专家、会同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广泛深入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和科学教育理念,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推广交流各地家庭教育典型经验,研究制定家庭教育家长、学校指导手册,营造协同育人良好环境。期待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使家庭教育在教育领域里占据重要一席,夯实成长、成才的奠基工程。

“双一流”大学建设

建成“双一流”大学核心在“人”

    要想建成“双一流”大学,既要有一流的师资,还要有一流的学生,更要有一流的学校文化。如果没有这些构成要素的话,我们很难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而在这之中,最关键的还是要抓“人”。
    ——全国政协常委蔡威·2016年全国两会

一流大学得先从“一流课堂”开始

    一流大学建设要瞄准一个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一流大学的学生,不仅是有知识的学习者、接受者,也应是新知识的创造者、贡献者。他们应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宽厚的知识储备、敏锐的思辨能力,能够主动探索,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陈骏·2017年全国两会

一流大学要不忘初心,主动融入社会

    大学是先进思想和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应该摒弃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沉下心来主动思考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和意义,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留下历史印记的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王树国·2018年全国两会

    【新况点评】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北京大学等42所世界一流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等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018年8月,上述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相关高校的责任主体、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地位。对于各大高校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共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将迎来更有活力的未来。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