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1-09
2020-01-09 第06版:共享 大 | 中 | 小 

江西于都:返乡创业正好时

作者: 丁文萍 荆文娜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842
丁文萍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荆文娜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县、全红县,也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2012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就业处了解到,长期以来,在外务工或创业人员受限于用地、资金、政策、平台等要素制约,返乡就业创业的愿望难以落地;另一方面,在外务工或创业人员离乡后,农村留下的大部分是“386199部队”(“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引发了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据统计,2012年于都县规上服装纺织企业仅有15家,总产值33.76亿元。为破解这一难题,于都县结合“全国第二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以发展纺织服装首位产业为支点,大力撬动返乡就业创业试点工作,呈现出“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的生动局面。

“三请三回” 留住“三锤三匠”能人

    于都不仅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同时也是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县,曾以“三锤三匠”而获得“民间手艺之乡”的美誉(三锤:打铁的铁锤、补缸补锅锤、弹棉花的弹棉槌;三匠:木匠、泥匠、篾匠),常年在外务工或创业人员达40余万人,其中从事纺织服装行业的逾20万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不仅具有产业工人丰富的优势,而且还可发挥其劳动密集型特点提供大量的就业创业机会。为此,于都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明确将纺织服装产业定位为首位产业来谋划和发展,让在外创业人员看到创业机遇和发展前景,让返乡务工人员看到就业机会和美好未来,让返乡就业创业试点工作找到了最佳支点。
    为了给企业搭建平台,为返乡就业创业保驾护航,于都县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保障措施外,为方便企业,还在县工业园区布置了政务服务站点和窗口,整合下放规划建设等审批职能,将政务服务的阵地前移,实现“园区事项园内办结”。全面推行“店小二”服务模式,落实重点企业挂点县领导、责任部门及联络员制度,实现帮扶全覆盖。另外,还整合现有各类创业培训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培训。建成了占地127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和拥有数字化服装设计中心、纺织品研发中心、数控实训中心、计算机中心、多媒体教学中心等实践基地的于都县纺织服装学校,为纺织服装企业员工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培训服务。
    有了产业定位和专业培训的基础,如何打造高标准产业平台,从而吸引优质企业安营扎寨成为于都县政府更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于都县完善“一园三区”(于都工业园,楂林工业小区、上欧工业小区、罗坳工业小区)和返乡创业园空间布局,大力推进智造基地、设计中心、展销中心、检测中心、物流中心、面辅料市场、服装学校、总部大楼、人才公寓、水洗产业园等十大平台建设,持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集聚力。依托打好新型城镇化攻坚战和主攻工业攻坚战,不断完善园区学校、医院、超市、银行、农贸市场、公交车、客运站等基础设施,让返乡就业创业人员回得来、留得住。特别是建成标准厂房152万平方米,完成5000亩纺织服装时尚新城建设,为积累了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的于都乡贤提供了返乡创业空间。
    于都县为了高质量回引优质企业,为返乡就业创业激发活力,大力实施“于商回归”工程,开展“三请三回”活动,以于都县委、县政府名义和县委书记、县长签字署名印发返乡就业创业邀请信,引导于都乡贤返乡就业创业,并通过以商招商、以诚招商、乡贤招商、平台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招商,一大批优质于都籍创办的企业相继返乡,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于都电视台还开辟了返乡创业优秀企业家专题访谈栏目,以返乡创业实例激发创业活力。

用心经营 返乡创业结出喜人“果实”

    于都县支持返乡创业的诚意也收获了满满的成绩。
    拉动产业发展。2016年,被批准为国家第二批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当年,于都县大小纺织服装企业1000余家,其中规上纺织服装企业36家,总产值68.03亿元,从业人员近5万人。而数据显示,2018年底,全县各类纺织服装企业达2232家,从业人员8万余人,总产值突破400亿元,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65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2%。2019年1~7月份,全县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69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的40.1%,同比增长16.8%;实现工业增加值12.83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2.5%,同比增长18.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20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的40.1%,同比增长16.3%。先后获得“江西省服装服饰产业基地”“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地(于都为纺织服装产业重点承接地)”“江西省服装服饰重点产业集群”“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等荣誉称号。2018年,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联盟成立,于都县工业园区成为该联盟的核心园区。2019年2月,在于都县举办了首届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传媒大会暨于都产业转移升级对接会。同年10月17日,在于都县举办了第二届年会暨中国(赣州)首届纺织服装博览会。
    带动就业增收。2016~2019年底,于都县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2.8万余人,比2016年的14722人增加13278人,增长90.2%;新增城镇就业6935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亿元,直接扶持创业1856人,带动就业4415人。2019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3.13万元、1.2万元,分别增长8.5%、11.5%。
    加速脱贫摘帽。返乡创业试点工作的实施,推动了首位产业,加速了脱贫摘帽。全县建设就业扶贫平台267个,就业扶贫车间115个,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350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828人,2016~2019年,于都县帮扶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创业累计近2万人。截至2018年,实现近2万名贫困人口脱贫、71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上年的6.49%降至4.73%。下一步,在返乡创业的助力下,于都县将全面实现高质量脱贫。
    于都县的实践是江西省返乡创业的一个缩影。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江西开展返乡创业试点工作的思路是紧密结合各地实际,着重培育了一大批就业带动能力强、创收效果显著的县乡特色产业,并以这些特色产业引领、带动了大批在外乡贤、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引领返乡创业、返乡创业促进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使返乡创业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2019年上半年,20个返乡创业试点县新增返乡创业人数9.16万人,比上年增加7786人;创办市场主体5.14万个,比上年增加4065个;规上企业产值1482亿元,带动就业人数24.8万人,比上年增加2万人;返乡创业累计促进6.35万人增收脱贫,比上年增加6491人。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