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3-10 第01版:头版
|
大 | |
中 | |
小 |
|
|
走进“十四五”,畅想五年后的“我们” |
|
|
作者:
公欣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254 |
|  | | 连日来,代表委员们商国是、话发展、瞻前景、析难题,中国“两会时间”受到全球瞩目。新华社 |
|
|
|
中国经济导报前方记者 | 公欣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审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草案)成为本次会议的重中之重。参会代表手中一本厚厚的规划纲要草案,顺应亿万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也孕育着亿万人民群众在现代化新征程上不断向前迈进的坚实动力。 滚滚历史长河中,5年,只不过是一朵微小的浪花,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和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历史节点上,“十四五”的5年,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意义,肩负起特殊的历史使命。正如规划纲要草案中所强调的那样,“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5年。 这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5年。
开局之年的“今天”
2021年,“十四五”扬帆启航。 2021年的今天,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头脑中让村里家家都能走上小康之路的幸福愿景成了现实:发展猕猴桃、山桃、茶树等产业,开发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服务设施……处在河北灵寿最偏远的“大山”里头的车谷砣村,村集体收入成倍增长,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1年不足800元,增长到如今8000多元,村子在2014年就实现脱贫。 车谷砣村的“蝶变”只是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2021年的今天,“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落细落实,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大幅压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圆满收官之际,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企业运营成本持续下降,市场活力不断激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系列减税降费举措,绝对是广大企业发展路上的‘好彩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好彩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敏说,与众多企业一样,好彩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切实收获了减税降费的红利。 “特别是疫情期间,好彩头公司所在的四川省巴中市市委、市政府选派专门人员驻扎,为包括我们企业在内的所有重点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指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帮助争取援企稳岗各项政策等,真的很贴心、暖人心,对企业复工复产、逆势而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何敏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2021年的今天,“十三五”圆满收官,我国产业优化升级都取得了不俗成绩。 在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看来,行业持续向好发展,离不开政府监管、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并对行业发展强监管、严要求、添助力,极大推动了行业发展。 以奶业为例,“作为从业30多年的乳业老兵,‘十三五’我亲历和见证了乳品产业的发展。在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奶业20强企业市场份额达到70%,国产品牌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占有率超过60%,规模奶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冷友斌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5年以至更长时期的“明天”
5年,弹指一挥间。而“十四五”的5年,却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5年,这5年,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条件深刻变化,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了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其中明确,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 “规划纲要草案谋划了未来5年怎么干,脉络清晰、干货满满,看后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以及对我们企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干劲。”何敏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 创新,是规划纲要草案中的高频词。规划纲要草案提到,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对此,环业投资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分析,将创新摆到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说明国家希望从体制机制方面既集中资源攻关关键与核心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又发掘和赋予科技创新的内在活力,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同时,规划纲要草案还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此,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永恒教授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规划纲要草案的最大亮点,这是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指明了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涉及民生福祉的指标几乎涵盖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足见对民生的重视程度。 (下转2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