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10-21
2021-10-21 第08版:大健康 大 | 中 | 小 

加快补齐托育短板满足“幼有所育”的美好生活需求

作者: 荆文娜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483
     为尽快补齐托育缺口,我国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加速。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苗露/摄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荆文娜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具有含金量的具体措施。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儿童人口大国,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们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弱有所扶”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
    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今年5月份发布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3个子女政策,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将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其中,发展托育服务体系是重中之重。自2019年以来,从政策、资金支持到地方行动,我国托育服务工作正在积极展开。

托育服务资金支持不断加大

    在“一小”问题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1.82个,远低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每千人口托位数12个以上”水平。面对日益增长的托育需求,我国不断加强政府指导,通过实施“十四五”普惠托育服务扩容和托育建设专项工程,持续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70亿元,支持养老和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此次专项投资聚焦扩大养老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对全国范围内符合要求的214个普惠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及养老项目给予支持,并鼓励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形成合力,改善养老托育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服务质量。此次下达的70亿元专项资金还包括新增的6万个示范性婴幼儿托位等。
    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卫健委联合举办的人口发展战略和托育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20年和2021年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16亿元,支持建设16万个示范性托位。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2019年10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在全国开展专项行动,增加3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国家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和引导城市政府(包括设区市、自治州和县市、区等,下同)系统规划建设托育服务体系。对于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按每个新增托位给予1万元的补助。
    在国家资金支持下,地方的托育机构建设步伐正在加快。四川省成都市是我国率先开展“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的试点城市。近年来,成都的40个普惠托育试点项目共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2736万元,撬动社会投资近3亿元,带动提供普惠托位1万个,平均收费约每月3000元,远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月度人均可支配收入。
    
社会力量积极响应托育服务号召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调查显示,超过1/3的被调查对象表示有托育服务需求。但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我国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约5.5%,而发达国家这一数字在35%以上。针对托育需求的巨大缺口,我国积极支持多元化供给。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发展托育服务体系,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由目前的1.8个提高到4.5个,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提供托育服务。日前发布的《指导意见》中又再次明确支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社区等提供普惠托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在已发布的相关文件中,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的规定引发热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在各地也很快落实到行动上。
    曾经,托育问题让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职工伤透脑筋。不过从新学期开始,学院在校园内开设托育中心,为教职工提供托幼服务解决了这一问题。据了解,该中心依托学校的幼儿专业建设而成,为全校所有教职工提供托儿服务,接收孩子的年龄范围为2岁半~4周岁。
    今年3月份,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首家企事业单位开办的托育机构“浙江萧山医院托育园”挂牌成立。浙江萧山医院托育园位于医院住院楼附近,目前,园区共设有2个托育教室,40个托位。据介绍,医院委托了专业的第三方托育机构管理,力求给孩子们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从国家到社会各界对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已形成共识,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服务供给体系正在构建,希望带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有效激发市场活力。目前,从各地的支持举措来看,主要通过减免物业租金、加大人员培训、给予建设运营补贴、加强示范项目建设等方式,加快构建托育服务体系。

托育服务缺口急需尽快补上

    尽管我国托育机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仍面临托育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要求计算,到2025年,托位数要达到约600万个,而目前仅有200万个,托位数缺口约达400万个。面对如此庞大的托位量,对专业保育人员的需求可想而知。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要求,“合理配备保育人员,与婴幼儿的比例应当不低于以下标准:乳儿班13,托小班15,托大班17。”由此可见,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托育行业发展的瓶颈。数以百万计的托育人才缺口使得师资培养十分急迫。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将积极推动托育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本科教育阶段的学科建设,完善托育行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规范,启动实施从业人员能力提升专项规划。为保障“十四五”期间托育指标的完成,各地加大人才培养的工作已有序展开。
    据了解,河北省2019年就开始探索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要求,于当年11月在全国率先发布河北省地方标准——《保教师专业能力要求》。2020年该省又联合人社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生活服务业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实施方案》,明确将婴幼儿保教师纳入《河北省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目录》第二类,列为急需紧缺职业,为开展职业培训提供依据,为婴幼儿照护安全保驾护航。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