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11-02 第01版:头版
|
大 | |
中 | |
小 |
|
|
晋蒙陕增产起量 煤炭供需正往平衡方向发展 |
|
|
作者:
郭丁源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052 |
|  | | 港口动力煤价格明显回落 供暖在即,多地用煤需求大增,对煤炭供应、运输等环节均提出考验,港口价格是市场价格的重要风向标之一。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赴河北秦皇岛港、曹妃甸港督导煤炭保供稳价工作,港口动力煤交易价格自此出现明显回落。图为唐山曹妃甸港务公司智能化煤仓内正在作业的堆料设备。郭丁源/摄 |
|
|
|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郭丁源
晋蒙陕长期位列全国各大产煤省区煤炭产量前三甲。连日来,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多措并举,推动煤炭价格理性回归,发电供热企业直供长协全覆盖取得积极进展,全社会煤炭库存明显提高,重点企业煤炭供应大幅好转,煤炭市场供需格局正在向平衡方向发展。多个大型煤炭公司也积极响应煤炭经营企业开展今冬明春环渤海港口动力煤保供稳价诚信承诺,共同解燃“煤”之急。 日前,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前往河北唐山曹妃甸港区最大的华润曹妃甸电力公司采访并实地勘察了屯煤场地和库存。据介绍,10月中旬该公司存煤10万吨多一点,但日前随着长协兑现率增加,预计11月初存煤能达到15万吨,可用天数稳定在10~12天。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每年秋季大秦线都会进行检修,随着大秦线已经于日前检修结束,进煤量明显增加,预计四季度中长协将实现全覆盖。 上下游共同发力,保人民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段时间以来一直会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推动煤矿挖潜增产,产运需各方共同发力增加市场供应,煤炭保供稳价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煤炭供需形势明显好转。
三大产地增产起量
10月17日6时,55辆装载优质混煤的重型卡车从陕煤集团陕北矿业公司韩家湾煤矿出发,12小时后到达国家电投集团河北梁村热电厂。陕煤集团成为全国首个落实国家电投集团河北地区电煤保供任务的企业。 近期,陕西省加大“陕煤外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充分发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截至9月底,今年陕西煤炭省外销量约占总销量的52%,外送电量同比增长45.47%。为释放优质产能增产增供,陕西加快煤矿建设和产能核增工作,截至10月底,已办理完成10座煤矿的产能核增手续,还有17座被纳入国家冬季应急保供名单的煤矿产能核增手续正在办理中。与此同时,陕西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工作,重点控制高耗能项目非合理用煤用电,释放保供空间。 作为中国第二、山西省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晋能控股集团承担了山西省对口保供14省区市中6个省区市的保供工作。为了高质量完成保供任务,晋能控股集团迅速行动,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协调组织洗选运销各环节,全力以赴完成煤炭保供任务。10月5日,也就是在山西省与14个省区市签订煤炭保供合同5天后,晋能控股集团就发出了第一列保供煤,这也是晋蒙陕地区四季度发出的第一列保供煤。除此之外,生产调度等相关部门加强与各类用户及国家相关部委的沟通协调,及时通报6省区市保供情况。截至10月26日,晋能控股集团已累计向广西、江苏、吉林、安徽、上海、浙江等6个省区市发运保供煤炭329.2万吨。 内蒙古自治区正科学组织煤炭生产,努力释放先进产能,煤炭日产量再创新高。针对不断上涨的煤价,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会同主要产煤地区倡导煤炭企业降价销售,广大煤矿企业积极响应,煤炭市场价格下降态势开始显现。10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了煤炭保供稳价工作会议并明确要求,所属煤炭企业5500大卡煤炭价格不高于1200元/吨,其他煤种按照热值推算合理降价,引导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此外,10月21日起,中煤集团、国家能源集团、晋能控股、伊泰集团等多家大型煤企,根据近期“点对点”煤炭保供运输的部署安排,向华能营口、浙能富兴等电厂供应低价保供优质动力煤,价格在1200元/吨左右,目前已陆续靠泊装船作业。 在各方努力下,全国煤炭产量明显增加。10月中下旬以来,全国煤炭日均产量连续数日保持在1150万吨以上,比9月底增加了近110万吨,最高达到1172万吨,创近年来日产量峰值。煤炭期现货价格快速下降。动力煤主力合约连续8日下跌,累计跌幅50.9%,10月29日报收于970元/吨。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已降至1500元/吨以下,坑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已降至1200元/吨以下,一周内下跌近千元。
多措并举推动煤炭产量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多个调研组和督查组奔赴煤炭上下游和中央企业推动煤炭增产增供。 例如,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负责同志带队赴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中煤集团等调研对接中央企业煤炭增产增供工作,并与企业负责同志逐一研究近期具备增产潜力煤矿的卡点堵点和解决举措。调研组强调,9月底以来,全国日均煤炭产量已比9月份增加120万吨以上,日产量已连续创今年新高,这为做好保供保暖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调研组要求,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今冬明春保供保暖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保障安全生产和做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推动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矿尽快释放产能,已核准且建成的露天煤矿要加快投产达产。对于部分处于“临门一脚”项目,采取“一矿一策”方式,逐一协调解决问题,尽快推动煤矿项目投产增产,为进一步提高煤炭生产供应能力作出更大贡献。 (下转2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