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3-08
2022-03-08 第04版:2022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大 | 中 | 小 

冷友斌代表:将“耕地肥沃”纳入乡村振兴指标体系

作者: 程晖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663
本报前方记者 | 程晖

    “将‘耕地肥沃’纳入乡村振兴指标体系,以提高全社会对于耕地保护的重视程度,在保护耕地面积不减的基础上,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长期保障。”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表示。
    东北黑土地是国家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冷友斌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土地效益低,农民保护黑土地积极性不高。而且黑土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种植技术、农机设备、灌溉水利、种子等方面,投入大、难度大、见效慢。
    近60年来,我国黑土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了1/3,部分地区下降了1/2。辽河平原多数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已降到20克/千克以下。我国有约2/3的耕地由农户家庭耕种,充分调动农户积极性是耕地保护见实效的关键。他建议将“耕地肥沃”纳入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对耕地的面积和质量问题实行综合治理。
    第一,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打造全产业链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种养环节积极吸纳农户参与,调动其参与土地保护的积极性;第二,实施“黑土地标志农产品”工程,围绕乳制品、大米、玉米、大豆等优势农产品,实施东北地域特色的“黑土地标志农产品”工程,打造一批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品牌;第三,加快建立以黑土地保护为核心的全产业链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对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黑土地综合治理技术在农户中的应用;第四,将耕地质量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持续加大对耕地休耕轮作、新技术模式应用、发展种养循环农业、强化生态补偿修复等鼓励性和支持性政策的投入力度。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