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3-10
2022-03-10 第04版:2022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大 | 中 | 小 

袁亮代表:建设多点支撑多极发力的长江经济带

作者: 李应松 张守营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951
    本报讯  李应松  记者张守营报道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地位突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表示,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覆盖11个省市,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公共服务差距、生态条件差别较大。”在袁亮看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对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当务之急应主要在两个方面聚焦用力: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协同发展。袁亮提出,应发挥好煤炭在能源中的基础和兜底保障作用,也应重视加强甲烷利用,推动煤炭有序减量替代。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应统筹发展与减排、整体和局部关系。”袁亮建议:应充分考虑两淮、云贵2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产业分工;跨行政区域输送煤电不纳入当地能耗总量和强度、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煤电输入地给予输出地生态补偿,用于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发展废弃矿井储能等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推动煤电输出地生态修复和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调整。
    此外,袁亮还建议加快甲烷全浓度利用技术推广。
    ——推进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袁亮表示,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两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在全国占比均为42%,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占比为42%;但是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如沪苏浙三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在长江经济带占比54.8%,“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在长江经济带占比61.9%,“由此可见,长江经济带其他省市,特别是位于中西部的省属高校学科发展任务仍任重道远。”
    袁亮认为,应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到地处中西部的长江经济带省份高等教育振兴上。“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省属高校应把眼睛更多地盯住东部标杆。向沪苏浙发达地区高校学习,加强合作,接受辐射,苦练内功,特色发展,围绕区域和行业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增强人才智力供给和社会需要的适配度,通过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和竞争力,奋力在特色领域和方向上争创一流。”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