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4-12
2022-04-12 第05版:绿色发展 大 | 中 | 小 

广东多地发现珍稀候鸟“鸟界国宝”东方白鹳

作者: 李少辉 聂金秀 罗勉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716
    本报讯  李少辉  聂金秀  记者罗勉报道  日前,有观鸟爱好者连续两天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银湖湾湿地公园见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鸟界国宝”之称的东方白鹳,这是江门首次记录到东方白鹳。专家认为,候鸟是生态环境重要的指示物种,广东多地发现珍稀候鸟,说明全省生态状况向好。
    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了解到,近年来,广东省多措并举,着重加强11个国际鸟区建设,提升广东沿海湿地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通道上重要停歇点、繁殖地和越冬地的重要作用。此外,持续推进珠三角地区19条水鸟生态廊道、74处生态节点建设,构建“两横四纵多支多点”的水鸟生态廊道空间布局,提升廊道节点质量、修复水鸟栖息地环境、打造科普宣教系统、发展水鸟生态旅游和开展水鸟廊道监测。
    3月20日至26日是广东省第四十一届“鸟节”暨“爱鸟周”,全省多个地方发起各类爱鸟护鸟行动。
    据了解,东方白鹳是大型涉禽,去年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增东方白鹳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东方白鹳陆续光顾广东省多个地区,包括广州南沙湿地、深圳福田红树林、湛江雷州红树林,一般以单一个体形式出现,数量极为稀少。专家介绍,东方白鹳等珍稀候鸟对环境非常敏感,它的出现表明当地森林、湿地和水域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广东省林业局的资料显示,江门市森林面积达42.92万公顷,湿地和水域面积约17.46万公顷,吸引许多鸟类选择在此栖息越冬。
    广东省林业局有关人士表示,全省林业部门将严格防范和打击非法猎捕、交易和经营利用候鸟等野生动物活动,组织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团队开展候鸟护飞行动,确保春季候鸟迁徙安全。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