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6-16 第07版:地方新闻
|
大 | |
中 | |
小 |
|
|
江苏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1% |
|
|
作者:
袁雪飞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252 |
|
|
|
本报讯 记者袁雪飞报道 数据显示,我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1/5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江苏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1%。 为增强产业和企业创新能力,江苏加大国家和省级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29家;试点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1家,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361家。截至目前,江苏已培育发展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70%左右。特高压设备及智能电网、晶硅光伏、风电装备等7条产业链基本达到中高端水平。 2021年,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高端电子装备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入围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名单。该示范工厂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解决多品种小批量、机电液混装、装调一体化等难题,自主开发了阵面模块机器人装配系统、助力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以及制造运营管理等四大应用系统,在国内率先建成大型复杂电子装备智能化总装车间,实现柔性、透明、均衡、高效、优质的总装生产。 目前,江苏已累计建成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38家、智能车间1639家,培育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09家、标杆工厂135家,5G基站基本实现全省各市、县主城区和重点中心镇全覆盖,企业两化融合指数达64.8,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 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跨入万亿级产业“俱乐部”;光伏、节能环保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分别达40%、25%和30%。 2013年,未来网络试验设施获批,实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江苏零的突破。目前,该设施已完成33个光传输主干节点建设工作,具备大规模、超高速、低时延等对外服务能力。 依托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江苏高度集聚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的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引领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2019年,常州和徐州智能制造装备集群、苏州生物医药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苏州生物医药集群核心区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在2021年度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一,集群发展成效显著。 及时把握技术迭代和产业变革趋势,江苏正加强对新能源、5G、基因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的前沿布局。 目前,制造业仍然是支撑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也是建设科技强省的主战场。工信部门将通过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强化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全面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与此同时,江苏将聚焦国家有需求、江苏有基础的领域,支持企业实施高端装备、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核心软件、数字技术融合等攻关项目,力争在若干领域取得突破、补齐一批技术短板。江苏还将推动数字技术全链条、全要素赋能制造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