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1-19 第07版:特别报道
|
大 | |
中 | |
小 |
|
|
湖南湘江新区:推进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助力新区企业拥抱资本市场 |
|
|
作者:
李晔清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103 |
|  | | 赛恩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仪式。湘江新区/供图 |  | | 新威凌金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仪式。湘江新区/供图 |
|
|
|
李晔清
近期,湖南湘江新区连续2家企业上市,2家企业IPO审核过会。2022年长沙已上市的6家企业,4家均来自新区直管区,湖南湘江新区已然成为长沙竞逐资本市场的“主力军”。耀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新区科创企业的实干拼搏,更是多年来新区深耕企业发展,持续“给养”实体经济的结果。 “湘江新区以实施‘强省会’战略为引领,聚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扎实推进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企业上市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介绍说,“湘江新区将继续按照‘挖掘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报审一批、上市一批、引进一批’的工作思路,推动新区促企上市工作持续开展。”
精准服务梯度培育 提高“成活率”
培育沃土,让企业在湖南湘江新区扎下根来。企业上市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过程,既需要企业不断创新发展,更需要政府的一路扶持。 湘江新区以金融服务为主抓手,按照企业成长发展的五个阶段进行梯度培育、分类指导和精准服务。 对种子期企业,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把优质的种子项目筛选出来,无偿给予资金支持,吸引优质种子企业到园区落地生根;对苗木期企业,设立天使母基金,对优质项目精准投资,帮助提高“成活率”;对成长期企业,提供风险补偿贷款、科技企业创新积分制评价、知识产权征信三大融资支撑,让企业快速成长;对壮大期企业,通过专项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股权投资等方式助推企业发展壮大;对成熟期企业,大力支持企业“入规、升高、上市、扩面”,延伸实施企业上市后的定向增发、基金定投等金融服务,助力打造龙头企业。 截至2022年12月,湘江新区直属区域范围内:共有境内外42家上市企业,其中境内上市企业39家,占长沙市的46%、湖南省的28%;共有13家重点拟上市企业,其中2家企业过会待发行,2家企业在审,9家企业正接受证监局辅导;共有新三板挂牌企业37家,占长沙市的50%、湖南省的30%,其中长沙高新区26家、岳麓区11家;新增上市企业4家;纳入湖南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的企业共有61家,占长沙市的24%,占湖南省的8%;纳入长沙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的企业共有105家,占长沙市的30%。 湖南湘江新区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直言:“我在这里又有了一个家,我也是湖南湘江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首批受益人。” 圣湘生物落地湘江新区走上正轨后,开始需要土地建设科技楼。湘江新区帮助圣湘生物选定了一块土地,还在土地拍卖、基地落户等环节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并且提供了政策内购地资金的返还和基地设计指导。目前,正在投入使用的生物检测试剂盒科研生产基地,也是湘江新区帮助选定的。 除了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湘江新区还送来了与创业创新相关的法律、税收、知识产权和资金等方面的服务。2013年初,该公司与原股东发生法律纠纷,湘江新区联合上级部门带队赶赴陕西,帮助该公司进行协调;2021年,圣湘生物因发展需求,资金出现紧张,湘江新区拨付政府补助资金2200余万元,帮助该公司渡过难关。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优化营商环境
在加大扶持力度方面。湘江新区打造“1+X”政策体系,积极出台支持企业上市挂牌政策,形成了涵盖企业发展全周期的产业扶持链条;建立风险补偿、贷款贴息、转贷支持等融资支持体系,支持债券融资机构“敢贷宽贷”,企业“想贷能贷”;针对高速成长科技型企业上市过程中对股权投资的需求,与上交所合作建立湖南省首个上市服务工作站,与深交所建立长沙市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全面深化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合作,打造企业与资本无缝对接平台。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湘江新区“一事一议”抓帮扶推上市,搭建政企沟通桥梁,“一事一议”研究、审议上市企业相关问题。湘江新区“一岗一责”抓服务保上市。协同联动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服务企业上市。市场监管、安监、城管、环保等执法部门对上市、拟上市企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行政处罚报告制,为企业上市营造最有利环境。 “没有新区的帮扶,我们不可能这么快上市。”谈及上市的历程,长远锂科战略部部长曾科仍旧记忆犹新。刚上市不久的“北交所锌粉第一股”新威凌金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威凌”)董事长陈志强也有着同样的感受。 新威凌作为2022年湖南省首家北交所上市企业,从企业筹备上市开始,湘江新区便高度关注,除了真金白银的财政奖补外,持续帮助企业进行上市准备,督导券商加大服务力度、规范企业运营,积极对接省、市金融主管部门,沟通汇报上市进展,帮助企业仅用时2个多月即通过北交所审核,顺利登陆资本市场。
深化上市专业化服务 促进企业加速发展
湖南湘江新区紧跟上市辅导关键环节,督促中介机构和拟上市公司倒排上市进程关键节点,积极对接相关部门,联合三大交易所加大上市指导培训力度,提高企业上市热情。围绕已上市企业,加强发展引导,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同时,不断完善财政、国资直投和基金参投模式,切实提升资本运作水平,通过市场化手段,帮助企业纾困发展。 建立上市联席工作机制。按照《湖南省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长沙市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岳麓登峰”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要求,参照省市做法,建立新区企业上市工作联席机制,提高跨部门协调推动力度,加大企业上市支持力度。制定促企上市方案,筛选一批短期内有望过会和上市的企业,实施领导挂帅联点制,组织和协调各园区及相关部门“挂图作战”,有效解决企业上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全面推动重点企业加快上市进程。 夯实上市后备资源储备。实施科创板上市“青苗”“专精特新”企业北交所上市等专项工程。围绕新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企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军企业、军民融合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文化旅游企业等,筛选一批主营业务突出、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广阔、具有较好上市基础的企业,建立上市后备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积极向省市企业上市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推荐上市后备资源,将上市后备资源库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和扶持对象,推动其加快上市进程。 深化上市专业化服务。设立专门企业上市服务中心,联动园区、街道和相关部门,持续挖掘走访企业,做好全流程跟踪服务。建立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证监部门、交易所的高层定期沟通交流机制,依托上交所、深交所服务基地,继续举办金牌董秘培训班等专题活动,帮助拟上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上市理念,学习掌握上市政策,提升上市实务操作水平。发挥湖南金融中心优势,联合交易所、中介机构对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点对点”挂牌服务,积极引导银行、证券、保险、融担、基金等加大对上市后备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支持企业加速发展。 让龙头带动,加快上市步伐。湖南湘江新区充分发挥湖南金融中心、湘江基金小镇·麓谷基金广场等优势,打造“我要投资”“金牌董秘培养工程”高端投融资对接平台和创投活动,邀请已上市企业代表向企业负责人分享经验与心得,通过搭建拟上市企业交流平台、邀请上市企业负责人分享上市经验、组织拟上市企业负责人参加上市公司“敲锣”仪式等方式,发挥龙头企业的“传帮带”作用,在新区营造良好的上市氛围。 “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金融体系,为更多的科创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环境,为新区企业竞逐资本市场提质增速。”谭勇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