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1-19
2023-01-19 第08版:长三角 大 | 中 | 小 

金华开发区:产业创新引擎“劲”,城市更新样板“兴”

作者: 俞萍 胡晨歆 王进林 沈贞海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561
     产、城、人高度融合发展的浙江金华开发区湖海塘区域。龚华明/摄
    本报讯  俞萍  胡晨歆  王进林  记者沈贞海报道  随着湖海塘整治提升、湖底隧道、金创绿谷、人工智能岛等项目一一推进,浙江省金华开发区湖海塘西岸(含湖海塘)规划面积约7平方公里的中央创新城(南区)开始“落子行棋”。
    作为浙江省金华市深度融合G60科创走廊的主战场、金华开发区高质量片区综合开发的主阵地和先行区,中央创新城(南区)定位“科创中心·智慧西岸”,锚定共同富裕示范、低碳科技特色定位,打造产业创新引擎、城市更新样板、产城融合标杆,着力提升区块首位度。
    随着湖东活力新城的崛起,湖海塘版块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市区江南的又一核心。金华开发区以片区综合开发为抓手,启动中央创新城建设,探索“特许经营+地方国企+大型央企”的开发构架和以“区域整体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开发模式。
    据中央创新城(南区)综合开发项目的项目公司中交城市投资(金华)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永谦介绍,项目总体开发节奏为“1年打基础、3年见成效、5年现新城、10年大跨越”,将依托一条“T”型创新活力廊道、一条创智活力环与“两核六心四片”的创新发展结构,将智慧建造、低碳节能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并整合研发中心、总部中心、科研中心等产业资源,重塑区域价值。
    片区计划建设金创绿谷、文化新天地、文旅综合体、人工智能岛、湖底隧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同步推进教育中心、邻里中心、轨道交通、社区公园、高端商业综合体等配套项目,同时谋划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发展区,实现“人、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作为中央创新城(南区)的中央科创核心,金创绿谷将建设成为融合科创产业、总部经济、居住生活、商务、文旅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片区,打造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的典范,是金华城南新门户和都市创新客厅。近期的片区地块推介会,吸引了万科、保利、碧桂园、美的置业等20余家驻金知名房企积极参与。
    据介绍,中央创新城(南区)的片区产业规划已完成,将围绕金华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健康生物医药核心产业,打造与长三角协同创新的窗口,同时完善区域创新生态和人才服务,吸引优质企业落地。
    依托中交集团优质的产业资源库,中央创新城(南区)将着力构建“1+2+X”特色产业体系(1个数字智造技术核心产业+科技贸易、科技服务2个特色产业+围绕人才的X个配套功能),打造金华市科技创新平台示范区。
    不久前,《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25年)》正式出炉,首次划定集中连片新型产业片区,明确总用地规模的8%~10%用于布局M0用地(新型产业用地),主要沿金衢路-李渔路、积道街-德胜街聚集创新型要素,这将使得中央创新城(南区)的“科创中心”定位更加鲜明。
    同时,中央创新城(南区)在建设过程中尤其注重城市生态修复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新建建筑贯彻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建设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积极推进海绵城市、探索零碳社区建设;提档升级“三横四纵”主干道路,增加内部支线,大幅提升交通容量;合理控制职住比例,促进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融合布局。
    近期,湖西城市会客厅2台钻机连续作业,为工程开工建设做准备。未来,湖底隧道如遇暴雨积水,会自动预警并视水位高低关闭隧道,同时向交通、消防等相关部门实时反馈路况信息;海棠未来社区将是浙江省首个基于CIM平台(城市信息模型平台)设计建造的未来社区,将通过智慧运营中心,对社区人员、设备、车辆等进行数字化管理,同时将商业、物业、政务等服务内容整合到线上,为业主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新建建筑重要管线均采用数字互联技术,实现“滴漏跑冒”自动预警并精准定位……未来,这里将成为数据汇聚中心和城市运行大脑,为金华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样板。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