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2-14 第01版:头版
|
大 | |
中 | |
小 |
|
|
新春开新局 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底色” |
|
|
作者:
甄敬怡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309 |
|
|
|
本报见习记者 | 甄敬怡
一年之计在于春。连日来,祖国大地上一批重大项目火热开工、稳步推进。就在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在陕西省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榆林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50万吨/年DMC工程等156个陕南绿色循环发展项目集中开工。 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 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以下简称“环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降碳: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新年伊始,多省份传出新能源装机、发电量创新高的消息:1月份,甘肃金昌新能源单月发电量创历史新高,达4.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82%;截至2022年底,山西全省新能源装机容量达4013.52万千瓦,突破4000万千瓦大关;不久前发布的《河南能源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2年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双双迈上新台阶…… 人勤春来早。春节假期刚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宝丰储能电池电芯生产车间就忙碌起来。该项目作为宁夏首个大型储能项目,将缓解宁夏面临的新能源电力不稳定、不连续等问题。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在注重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消纳水平也不断提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逐步提高,风电利用率由2016年的82.4%提高至2022年前11个月的96.7%;光伏发电利用率由2016年的90%提高至2022年前11个月的98.2%,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近年来,我国积极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2022年实施2.2亿千瓦改造。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规划建设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印发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方案,积极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已突破11.46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稳居世界第一。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据了解,目前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构建完成。“2022年,制定出台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12项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科技支撑、财政支持、减污降碳、统计核算、标准计量、人才培养、干部培训等11项配套保障措施,督促指导各地区编制地方碳达峰实施方案,目前26个地区已印发实施,其他地区正在按程序印发。”环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转2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