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7-06 第08版:长三角
|
大 | |
中 | |
小 |
|
产业蝶变赋能高质量发展 品质提升打造宜居示范镇 |
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
|
|
作者:
邱爱荃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774 |
|  | |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昆山分区。小昆山镇/供图 |
|
|
|
本报记者 | 邱爱荃
肩负“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示范镇的建设使命,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社会建设方面,抓实“一轴两翼三片区”镇域发展规划,实现规划先行,启动实施郊野单元规划,加快城乡融合;经济发展方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2023年上半年,小昆山镇预计实现财政总收入10.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36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工业总产值6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6.9亿元,为建设“实力小昆山、人文小昆山、美丽小昆山、数字小昆山、幸福小昆山”积蓄满满发展动能。
产业蝶变 奏响高质量发展进行曲
为承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的辐射效应,近年来,小昆山镇坚持开放创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方位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围绕“6+X”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导向,集聚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高标准编制规划,打造“街坊花园式工业园区”,吸引中晶城康、正新集团、天臣集团、雷兹、狄兹等多家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小昆山镇。 近年来,小昆山镇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1家,专精特新企业96家,企业技术中心17家,总部企业5家。同时,小昆山镇政府还强化服务意识,培育金牌“店小二”,通过调研走访、联席会议、区域共建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建立工业园区综合服务中心,致力为企业提供政策答疑等服务。 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亦卓有成效。小昆山镇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模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壮大集体资产规模。优化安置房配套商业街平原街的管理,通过多元投资、只租不售等措施,引入知名品牌商户。9年来,小昆山经济联合社收益分配从每股4元涨至每股25元,累计分配31983.65万元。小昆山镇还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品质规格,建成大米加工厂并投入使用。小昆山镇改造完成西泾港路以西1300亩高标准粮田,构建优质稻谷产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鼓励传统产业优质企业涉足新兴产业领域,推进产业链纵深发展。
优化配置 下好民生实事关键棋
农民集中居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切实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截至目前,小昆山镇先后建成文晋苑、翔昆苑、平复苑3个安置小区,成功创建“全国土地集约节约示范点”,圆满完成全国小城镇改革试点综合验收。据了解,针对未纳入试点范围的约1500户农民宅基地,小昆山镇启动了郊野单元规划四期安置房项目,该项目完成后将实现全镇农民全部进城集中居住。 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小昆山镇还建成了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敬老院、学校以及位于文晋苑、平复苑、翔昆苑的3个市民生活服务中心,为居民打造“15分钟生活圈”。此外,建成昆西社区公园、临云园,供市民休憩玩乐。同时,小昆山镇加快城镇品质提升,充分听取民意,多方协作管理,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东华新村等10个小区面貌焕然一新;铺设天然气管道24.1公里,实现11个居民区和工业园区天然气入户。 城市品质升级的同时,小昆山镇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思路,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掘新“十景”,依托“二陆”“二夏”等历史名人资源,深入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促进文旅产业融合提升。
绿色发展 促进生态建设上台阶
小昆山镇深入实施“美丽街区”“美丽家园”建设,平原街成功创建“精品示范街区”。彭丰路、中德路、光华路成功创建上海市级林荫大道和市级绿化特色道路,3条樱花大道——中德路、光华路、彭丰路繁花似锦,吸引众多市民游客。 小昆山镇深入推进水系、流域治理,高标准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全面完成“农林水”三年行动计划,打通镇域内6条断头河道,疏浚18条河道。华营港入选“上海最美河道”,率先完成“河长制”标准化建设。 小昆山镇致力将好生态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绿色发展:依托小昆山园及山体周边,立足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深度挖掘江南水稻艺术公园、稻米文化展示馆等农业资源特色内涵,开发农业观光、农耕体验、科普教育等旅游产品;成功举办四届市A级赛事“小昆山”杯田园亲子健康跑和上海市第一届田园铁人三项赛,发挥山水林田优势,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