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8-17
2023-08-17 第05版:长三角 大 | 中 | 小 

上海早稻“第一镰”在奉贤开镰

作者: 蔡倩雯 石浩南 翁浩杰 鲍筱兰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715
    本报讯  蔡倩雯  石浩南  翁浩杰  记者鲍筱兰报道  又是一年丰收季,8月4日,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率先拉开上海市水稻收获的序幕,比以往提前了近一个月。
    在位于金汇镇资福村的粮食合作社,早稻稻穗飘香,稻粒已呈明显金黄色。水稻收割机穿梭在稻田里,切割、脱粒、粉碎稻秆一气呵成。收割下来的稻粒经过烘干、脱壳等工序,将于一周内上市。
    据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子科负责人顾盈介绍,这批早稻是奉贤第一批插秧的水稻,其品种是东北引进改良后的“稻花香”,米粒纤长,入口软糯,吃起来很有弹性。“稻花香”采用大棚旱育秧技术,不仅节省了土地、水源等,还能进一步改善根系生长,达到壮秧目的,更能有效缩短缓苗期。
    顾盈表示,新品种的引进得益于奉贤区农技中心在资福村成立的“非凡劳模工作室”与合作社的“双向奔赴”。农技人员为合作社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理念与技术,资福村则提供技术试验和推广场所。“我们给这边村里和种植大户提供品种和技术上的支持。”顾盈表示。
    秧苗育得早、育得好,水稻种得早、收得早、卖得好,技术和品种这两大因素是抢跑秘诀。此外,早种早收的优质新米得益于“错峰上市”,经济效益较为可观,大幅提高了土地产值。“今年种下来发现亩产比往年要高,而且它最大的优势是比别的国庆稻早上市,能卖一个好价钱。”上海资福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沈锋对新品种非常满意。在早稻收割完成后,还有充裕的时间可以种一茬玉米,到10月初可收获。今年总共试种20亩,亩产预计达600~700斤左右。今后将大力推广这个品种,明年计划种植100亩。
    据了解,今年奉贤全区早稻种植面积在4000亩左右,大部分预计将在9月份迎来丰收。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