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8-22
2023-08-22 第02版:新闻纵深 大 | 中 | 小 

老火电企业奋力转型展新颜

作者: 程 晖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960
本报记者 | 程  晖

    在通辽发电总厂150兆瓦贮灰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光伏电站,一片片光伏板连成的“蓝色海洋”映入眼帘。在占地6500余亩的光伏电站板下,绿草如茵,一群羊正在悠闲地吃草。
    “这里原来是我们厂的贮灰场,寸草不生。由于灰场覆土洒水治理起不到实效,一遇到大风天气就尘土飞扬。因此,扬尘治理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我们积极探索清洁能源转型的新途径,在灰场上建‘蓝海’‘绿洲’,变废为宝,治灰治沙,彻底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让天更蓝,水更绿。”该厂总经理孙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通辽发电总厂作为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的龙头老火电企业,坐落在美丽富饶的科尔沁腹地,始建于1977年,是国家“五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于1985年投产发电。2004年,该厂抓住国家振兴东北的战略机遇,建设首台国产600兆瓦亚临界空冷示范化机组。目前,现有在役火电装机140万千瓦,在建火电装机7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17.82万千瓦,业务涉及火电、新能源和电站服务业,分布在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等多个区域。
    “由于火电机组效益不好,通辽发电总厂坚定地迈出绿色转型的步伐。现在这个光伏站是总厂最大的赢利点,员工整体的精气神也起来了。”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新闻中心主任万一蕾介绍。
    孙文告诉记者,光伏电站建成后,他们对光伏场区覆土360多万平方米,播撒草籽80多万平方米,在光伏场区种植了苜蓿草和蒿草、灰菜、芦苇等多种植物。目前植被恢复率已达100%。这座建设规模150兆瓦的光伏电站,每年可节约标煤8万余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1万余吨、氮氧化物约800吨、二氧化硫约600吨、烟尘约100吨、灰渣3万余吨。老火电行业不仅迈出了新能源发电转型步伐,也助力着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记者了解到,不仅如此,许多多年不见的珍稀鸟类也开始在这里栖息,光伏板与灰格水面浑然天成地绘就出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特别是夏秋时节,除了水鸟翩跹,在贮灰场光伏厂区建设的6公里环形骑行道,也有许多职工和附近的村民、市民来骑行打卡,大家尽情享受着绿色休闲时光。
    目前,该厂光伏电站已向社会贡献清洁电量10.134亿千瓦时,并先后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等荣誉。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