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9-28
2023-09-28 第01版:头版 大 | 中 | 小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指出

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作者: 安宁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025
    本报讯  记者安宁报道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并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郭业洲,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赵峰涛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发布会上,丛亮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已经深入人心,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以及新领域合作取得显著进展,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丛亮介绍,十年来,我国坚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遵循市场原则、国际惯例,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协同推动境外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例如,中老铁路安全稳定运营21个月,发送旅客超209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2536万吨,并实现与中欧班列的联线贯通。同时,我国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医院、学校、供水设施等民生工程,也受到当地民众广泛欢迎。“境外合作项目给东道国带去了有效投资,促进了增长、传播了技术、增加了就业、改善了民生。”
    丛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与合作国有关方面加强政策、机制和项目对接,深入推进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等重点领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让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对于所谓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言论,丛亮回应道,我国坚持把绿色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在政策体系方面,出台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及生态环保、能源合作、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等政策文件;在伙伴关系方面,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实施绿色丝路使者等合作计划;在务实合作方面,中资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风力发电等一大批清洁能源项目,在建设肯尼亚蒙内铁路等项目时修建动物通道等设施,为共建国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与共建国家深化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更好保护环境、促进发展、造福人民。”
    据悉,此次发布的白皮书共约2.2万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人类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解答时代之问,描绘未来愿景;扎根深厚历史文化土壤;既有目标方向,也有实现路径;中国既是倡导者也是行动派。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