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11-16
2023-11-16 第02版:要闻 大 | 中 | 小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

加快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

作者: 付朝欢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926
    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保持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表示,人社部将以强化就业优先为导向,以促进供需匹配为关键,以夯实基层服务为基础,以推进数据赋能为支撑,以加强监测预警为底线,加快构建部门协同、系统联动、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推动就业形势持续好转。
    一是全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将就业工作成效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教育等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集成政策对就业的牵引力。构建党委和政府统筹领导、部门横向协同、系统纵向贯通、社会广泛参与的就业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
    二是全力促进市场供需匹配。着力引导需求,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人力资源协调发展,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着力优化供给,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
    三是全力夯实基层就业服务。强化基层治理,构建壮大基层社区专业化服务队伍、提升便民化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就业需求的“家门口”服务机制。强化党建引领,对就业任务重、百姓需求量大的社区加强力量配备和资源倾斜。强化便捷高效,推行15分钟就业服务圈,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
    四是全力推进数字赋能就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构建覆盖劳动者求职就业创业全过程、横向纵向互联互通的一体化、数字化信息平台。加快业务重塑,推进就业、社会保险、劳动用工、人才人事工作协同。
    五是全力加强就业监测预警。注重兜底保障,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着力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注重底线思维,健全形势监测、趋势研判、风险预警、即时响应的风控体系。
    当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备受社会关注。王晓萍坦言,近年来,我国青年人口总量稳中有增,高校毕业生规模继续增加,促进就业任务依然繁重。人社部将统筹把握青年特点和就业工作规律,不断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付朝欢综合报道)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