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2-06
2025-02-06 第03版:长三角 大 | 中 | 小 

上海市人大代表热议城市治理现代化

作者: 缪晓琴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289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本报记者鲍筱兰/摄
    本报讯  记者缪晓琴报道  日前举行的上海市人大“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城市治理现代化”专题审议会上,人大代表们读报告、提建议、话愿景。一句句恳切的心声传递着民生温度,让现场气氛格外热烈。
    根据今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在2024年完成13.6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的基础上,今年上海市政府要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如何更好地填补居民对于改造的期待与旧住房实施方案之间仍存在的差距?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金源方程律师事务所主任金缨建议,应基层治理和城市更新两手抓。除了职能部门亲临现场作指导,属地街道应要带领居民与设计团队、法律团队形成合力。针对不同意见的居民,应运用基层治理的方法进行政策解读以消除误解。
    上海市人大代表、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平建议,继续推进新村内旧住房综合改造,通过5年或10年的规划,为不成套的40年以上老旧小区进行成套综合改造。
    据预测,2024年上海城市经济规模将跨越5万亿元的新台阶。在新的一年里,如何书写一份“有爱无障”的民生答卷,让城市的每寸肌理更人性、更温暖?
    “上海在2018年曾经在184个路口装过过街语音提示,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全都拆掉,成为视障人士出行安全的一类隐患。”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臧熹注意到,被采访的一位盲人透露自己的盲杖因没有过街语音提示被压断过3次。“上海在无障碍通道建设方面已做得比较好,能否尽快补上视障人士安全出行这块短板?”臧熹呼吁。
    今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400亿元。如何加快缩小城市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差别,也是代表们关心的话题。
    最近20年间,上海人口开始明显注入五大新城。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涵罗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杰注意到,五大新城承担了原有市区的社会管理成本,交通设施的布局与效率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瓶颈。他建议,中心城区完成轨道交通全覆盖后,将更多交通资源优先配置到五大新城,增加混合交通布局密度,为郊区居民带来便利。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开放大学教授孙慧所在的人大养老代表小组做了大量的调研,发现适老化加商贸产业能够将文化经济、养老事业和提振消费完美结合。
    “调研结果表明,50~69岁的人群具有较为强烈的适老化家装的需求,而且他们的消费能力也是比较强的。”孙慧建议,促进上海适老化家装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促进市场化加工产业发展。为激发企业的参与活力,应适当放宽家装企业参与市场化改造的准入条件和门槛,适当简化补贴流程。
    “上海市人大代表们热情参与审议,积极建言献策,充分体现了对民生改善及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关心关注。”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小宏参加专题审议并表示,上海下一步要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强化城市功能、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和增进民生福祉。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