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2-06 第03版:长三角
|
大 | |
中 | |
小 |
|
|
上海市政协委员献计加快提升上海城市能级 |
|
|
作者:
缪晓琴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957 |
|
|
|
本报讯 记者缪晓琴报道 生产性服务业如何促进制造业升级?科技金融如何与商业深化融合?外资营商环境如何持续优化?日前,上海市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举行“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开创上海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专题会议。与会政协委员们根据各自的专长知识与基层的心得体验踊跃发言,为上海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出谋献计。 如何通过精准服务和深度合作,帮助制造业全面优化管理和提升技术,引导传统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提高整体竞争力? “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会计师事务所,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上海市政协委员卢华基建议,政府应出台更多激励措施,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以科技创新、绿色金融为实践方向,为制造业提供更深层次的融合和支持。 今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上海创造”在上海经济生态版图中已占有一席之地。2024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并且每万人口的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了57.9件。如何精准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相较于并购,IPO对大部分企业创业者和创投基金来讲更有利。”上海市政协委员钱军建议,应对科创行业IPO给予更多支持。“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有两方面人才和机构比较短缺,一是能评估科创项目商业化价值的人才,二是能胜任增长期的科创企业管理人才。”钱军建议大学应培养更多懂金融的技术经理人,同时在职业培训中为科创企业输送一批能胜任管理的人才。 如何进一步优化外资营商环境,提升外资投资信心?“在为外资企业服务的过程当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他们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也能看到中国在外企全球化布局中的战略意义和竞争优势。”上海市政协委员李凌表示,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全球领先的供应链效率对外资企业有很强的吸引力。他建议,在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为重点行业人才提供更大力度的便利政策;对重大优质项目,设立设备补贴、租金补贴、人才补贴等专项扶持方案,增加产业用地等政策灵活度;促进各层级政府与咨询服务机构的沟通交流,对引入优质外资项目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招商奖励。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