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3-01
2025-03-01 第04版:发改新闻 大 | 中 | 小 

能源转型升级厚植济南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作者: 尹明波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522
本报记者 | 尹明波
    “石热入济”“聊热入济”,农光互补领域8个项目纳入本年度省级集中式新能源项目市场化并网名单,完成9家虚拟电厂注册入市并在全省率先参与电力现货交易,实现充电桩“镇街全覆盖”……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全面优化能源基础设施布局,深入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积极推动能源服务普惠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底色越植越厚。截至2024年底,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量达459.44万千瓦,较2023年底增长13.8%;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77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比重达到19.22%,较2023年底提高2.06个百分点。
    持续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创新开展综合智慧能源试点,相关方案已获省能源局批复同意。试点目标是,重点围绕电、热、冷三大能源领域,改变不同能源品种、不同供应环节单独规划、独立设计、分隔运行的传统模式,统一谋划、分步实施,打造各类能源协同互动的一体化智慧供应体系。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推动济阳区34.5万千瓦集中式风电项目纳入省“十四五”集中式陆上风电开发建设计划,已启动建设;组织申报2024年山东省市场化并网项目,推荐山东华电济南商河玉皇庙50兆瓦智慧农业发电项目等10个集中式新能源项目申报纳入山东省市场化并网项目名单;推荐3个浅层地热能项目纳入山东省地热能示范工程创建名单。同时,积极提升新型储能应用水平,推进虚拟电厂试点,济南能源鹊山独立储能电站项目(一期)、山东蓝海领航智慧能源中心项目2个新型储能项目开工建设,总装机80万千瓦的5个项目纳入山东省2024年新型储能项目库,全市9家虚拟电厂完成注册入市、累计聚合容量82万千瓦,建设规模、调节能力居全省首位,并在全省率先参与日前现货交易。
    稳步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济南市积极谋划新上大型机组,长清2×66万千瓦先进燃煤机组项目施工建设已全方位展开。热源电源替代项目加快推进,济阳区5万千瓦背压机组于2024年9月开工,山东华电章丘2×400兆瓦级燃机热电项目实现5号、6号两台机组投产发电。不断完善电力主网架、持续推进“外电入鲁”战略实施,陇东-山东特高压工程(济南段)新建铁塔及线路已全部完成。
    聚力壮大能源惠民利民成果。一是推进外热入济工程建设,“石热入济”实现全面达产、供热面积预计达3000万平方米,“聊热入济”北线提前开工、南线建设有序推进。二是推进供电户表改造,2024年全市完成住宅小区供电“一户一表”改造426个小区、11.49万户。三是推广充电基础设施,落实《济南市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工作行动方案》,制定《济南市2024年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实现充电桩全市“镇街全覆盖”。截至2024年底,全市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约9.6万个、公共充换电站1026座,建成区内公共充换电站平均服务半径0.55公里,能够有效满足充电需求。
    济南市还通过促进供需对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等途径,着力推动能源产业提质增效。比如,承办2024山东省第二期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对接会,推荐本市9项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入选《2024年山东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推荐目录》,并先后组织相关行业企业与国内具备核电站建设资质的四大央企、市场化并网光伏项目及新型储能等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对接交流。此外,济南市安全级导波雷达液位计、主给水超声波流量计、全国产数字化汽轮机监视仪表等三项装备成果入选国家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模块化分布式储能仓等11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被纳入《山东省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目录(2023年度)》。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