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3-08 第01版:头版
|
大 | |
中 | |
小 |
|
|
逐“绿”而行 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
|
|
作者:
潘晓娟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505 |
|
|
|
本报评论员 | 潘晓娟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 绿色发展的实践答卷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动人篇章。3月3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刘结一说,“中国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过去一年,我国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0.4%,森林覆盖率超过25%,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随着绿色转型发展的纵深推进,我国创造了众多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这些成就彰显了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更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优势。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坚持全面绿色转型,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转型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全面绿色转型来厚植绿色发展底色。站在2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回望,这一理念的前瞻性和引领性愈发凸显。从浙江安吉余村关停矿山、水泥厂,走上绿色发展之路,到全国各地纷纷发展各种绿色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是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我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是今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一。当前,协同发展已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路径。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性,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发展实际,明确绿色转型的重点任务、量化目标,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因地制宜推进绿色转型。通过加强区域之间的绿色协作,把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充分调动和激发出来,进而形成绿色发展的澎湃新动能。应该看到,实现全面绿色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围绕这一目标系统部署,“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 在全面绿色转型的强劲需求带动下,国内相关行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实力大幅提升。坚持走绿色科技创新之路,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才能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治理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完善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市场机制,激发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只有坚持创新发展,为绿色转型提供强劲的创新动能和制度保障,才能不断破解绿色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和挑战。 逐“绿”而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迈向美丽中国的征程中,中华大地逐“绿”而行,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提升生态“含绿量”,让发展的“含金量”更足,从而推动美丽中国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通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我国必将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好诠释,是对人类文明进 步的重要贡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