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3-08
2025-03-08 第02版:收官之年 大 | 中 | 小 

发展快递经济助力扩内需促消费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邮政局原局长马军胜谈优化产业结构畅通经济运行

作者: 王健生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032
本报记者 | 王健生
    邮政快递高效运行产生的强大吸引力,带动了实物流、资金流、商流和信息流的融合联动,充分发挥了实体经济的“经络”作用,已成为产业间区域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和地方软硬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产业布局和生产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全国政协常委、国家邮政局原局长马军胜认为,要大力发展快递经济,为扩内需促消费作出积极贡献。
    马军胜认为,一个新的综合型经济形态即“快递经济”正在形成。大力发展快递经济、更好发挥“引力场”作用,不仅可提升实体经济运行效率和竞争力,而且对优化产业结构和畅通经济运行意义重大。
    “目前,邮政快递业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比如中高端供给相对不足,低端同质内卷现象比较严重;末端网络稳定性和服务可靠性亟待提升等。”对此,马军胜表示,“转型发展、提质增效、做强主体、扩围延链”应成为行业今后发展的重点。
    如何聚焦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马军胜认为,要制定完善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行业规划政策和产业布局,突出支持与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深度融合;支持头部企业拓展业务加快向综合物流运营商转型,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加强全球性邮政快递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建设。同时,全面实施“人工智能+”战略,加快行业数智化绿色化发展。
    随着“快递下乡进村”工程实施,农村快递规模正在持续扩大,业务量达到全国的1/4,为扩内需促消费,加快乡村振兴和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马军胜认为,要加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深化快递进村,提升农业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积极发挥邮政普遍服务网络基础支撑作用,落实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三方责任,健全完善运行保障机制,实现协同联动。
    随着数字消费、文旅消费和健康消费等新模式新场景持续涌现,快递服务场景不断丰富,消费者对于快递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马军胜表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邮政快递业更加注重服务品质与过程体验,主动拓展服务领域,增加业务种类,推动消费升级,要加快数智化转型,挖掘数据潜能,赋能提升效率和效益,协同促进关联产业转型升级。
    城市末端网络稳定和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马军胜建议,加强城市末端快递网络规划布局,将快递末端网点纳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范畴,在社区邻里建设中统筹配套;引导企业总部为加盟网点赋能减负;加强行业党建引领,持续开展关爱快递小哥“暖蜂”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