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3-27
2025-03-27 第04版:长三角 大 | 中 | 小 
从“治村之计”到“治国之策”

浙江武义擦亮新时代基层善治“金名片”

作者: 沈贞海 应佳丽 胡清波 陶峰松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6556
     “后陈经验”发源地——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沈云建/摄
    在“后陈经验”的生动实践和引领下,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的城乡融合、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花在武义山乡处处绽放。图为武义云在兮一隅。沈贞海/摄
    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各个农村都呈现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现代化农村新风貌,充分展示了“后陈经验”在武义开花结果的生动图景。沈云建/摄
沈贞海  应佳丽  胡清波  陶峰松
    “我觉得这是农村基层民主的有益探索,方向肯定是正确的。”2005年夏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后陈村调研时说出这番话时,人们难以想象,“村务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村监会’)”这个由后陈村首创的“治村之计”,有一天会变成“治国之策”。
    2025年是“后陈经验”总结推广20周年。
    作为“后陈经验”的发源地,近年来,武义县上下谋深做实“全过程监督”文章,系统推进“后陈经验”理念深化、制度集成和实践探索,推动基层监督融入基层治理,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
    眼下,武义县各个村庄通过不断优化布局、推进项目落地,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呈现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现代化农村新风貌,充分展示了“后陈经验”在武义开花结果的生动图景。
后陈村:“暴走”的群众监督员
    从2023年4月份开始,白洋街道后陈村71岁的村民陈文荣多了一个新身份——“后陈村质量管理小组成员”,自此,他开启了“暴走模式”。
    2023年以来,后陈村按下了发展“加速键”,雨污分流、强弱电改造、天然气管道铺设、旧村改造、服务大楼建设等大大小小的工程同步推进。“有人开玩笑说我们村现在像个‘大工地’,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正是这样火热的发展态势折射出发展轨迹,不久后就能见到一个更美丽的新后陈。”后陈村党支部书记陈军说,“工地多了,靠村监会几个干部,根本忙不过来。”
    为了解决村庄快速发展中“成长的烦恼”,后陈村邀请多名德高望重、为人正派又懂工程的村民代表组建了群众监督员队伍,全过程参与村级建设监督管理,以实际行动切实解决村民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
    在各个施工现场,群众监督员们手持项目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表,密切注视着雨污管道、强弱电上改下以及天然气管道的挖掘、铺设过程。他们时而俯身查看沟槽深度与管材质量,时而仔细检查电线电缆的品牌、规格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村人民广场改造时,有村民反映施工方用的水泥质量不符合标准,砌的高度也不合理,陈文荣现场核查确认实情后,立即和施工人员沟通要求返工,现场解决了问题。村庄道路改造时,陈文荣在监督时发现,改造后的地基比陈氏宗祠高,这样下雨时容易造成水倒灌进宗祠,他立即和村干部反映,多方协调下最终得以妥善解决。
    了解到群众监督员每天跑施工一线很辛苦,后陈村考虑给他们发一点补贴,却被陈文荣一口回绝:“不要钱,给村里办事要什么钱,村庄面貌越来越美,我们住在这里也更舒心。”
    他们不仅用参加招投标会议、查阅施工图纸、参与竣工验收等方式行使监督职权,而且在监督过程中发现建设单位违规施工或村党员干部违规用权的情况时,可向村监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直至乡镇(街道)反映,形成了阳光公开、高质高效的“工作闭环”。
    “群众监督员参与村庄建设,能对各个工程质量起到监督作用,架起了连接村干部、施工方、村民三方的桥梁,可以助推村里的各个工程项目平稳顺利、廉洁高效地落地。”后陈村村监会主任胡欣伟说,“群众监督员还是‘黏合剂’,能通过他们让广大村民了解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不仅密切了干群关系,而且激发了村民参与村庄事务的积极性。”
    一天走下来,快步“暴走”的陈文荣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回家时常发现衣服上还会有一道道白色的盐渍。“我年纪大了在家里也没什么事,能够在村干部精力顾不上的时候敲敲‘边鼓’、发挥余热,代表村民做好监督工作,很有干劲和成就感。”陈文荣说。
坛头村:村监会的“铁算盘”
    漫步坛头村,青石板铺就的小巷古韵悠然,粉墙黛瓦的古建筑鳞次栉比,构成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诗意栖居意境。
    在游客中心施工现场,项目经理张展翔和村监会主任邵阳升正在清点一批刚到的古砖。“我说邵主任,可真有你的,把每块砖的价格压低了近3元!走南闯北做这么多工程,就没见过像你们这样把算盘打得这么细的!”张展翔打趣道。邵阳升憨厚地一笑:“村里的事嘛,精打细算总没有错。”
    对这个“和施工队一起上下班”的村监会主任,张展翔玩笑归玩笑,对他不厌其烦、货比三家的“多方比价法”却打心眼里佩服。单说这批古砖,从去年5月份工地开工,邵阳升陪同采购人员跑遍了黄山、仙居等七八个县市,既当“监督员”又当“审计员”,终于在一座拆迁的老房子里淘到了这批“宝贝”。
    坛头村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村里有30多幢古建筑,沉淀了800多年的岁月沧桑,由于年久失修,大多已经残破不堪,不仅影响整体风貌,也给村民带来安全隐患。近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林卫良的不懈努力下,村集体从103户农户手中流转濒临倒塌的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统一进行修缮保护。在修缮的过程中,村监会把“多方比价法”运用到了极致。
    去年,村庄建设需要200多平方米老石板,本地市场每平方米报价180元。“按照市场行情,这个价格不能算很高,但我们琢磨着能不能把性价比再往上提一提。”于是,邵阳升和其他村干部自驾前往台州,多方比价,挨家问询,最终以13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买到了合适的石板,节省了上万元成本。
    更早之前,坛头村最早修缮完成的是明清古建筑“懿德堂”,建筑面积142平方米,开始预算价近85万元。通过村监会全流程监督,合理利用原有老石板、古木梁等材料,由工匠老艺人做工,预算实现“大瘦身”,最后仅花费23万元就完成修缮工程。
    坛头村的千亩湿地原来是一片“烂河滩”。村里以壮士断腕、重整河山的魄力,把臭河滩变成了美丽湿地,重现了白鹭翩翩、满目葱茏的诗画风情,成为国家3A级景区。在这个过程中,一棵苗木“村姑变公主”的故事,一直被村民们津津乐道。“当时村里想通过栽植树木,对潘午塘沿岸进行绿化。但一询价,一棵像样点的古树,小的要1000多元,稍微大点的要2000多元。后来,我们多方打听,了解到邻村山改田要处理一批苦槠树,于是第一时间赶过去收购,最终移栽了200余棵,才花了10余万元。如今,这些古树已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邵阳升说。
    重大工程建设、大宗物资采购,村监会全程参与市场询价、对比质量,“签字背书”确定最佳方案;物资签收、保管、使用各环节,建立台账、定期盘点,由村监会全程监督;工程建设村务监督委员全过程参与,紧盯工程质量,全流程跟踪审计……坛头村在湿地公园、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等项目推进中,结合实际应用“后陈经验”,通过村监会的全过程精准监督,不仅给村集体节省了数十万元资金,还实现了2000多万元工程“零投诉、零上访、零违纪”,获得“全球人居环境村落范例”“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三峰村:移民村蹚出“新路子”
    三峰村是新安江移民村,全村116户,340余人。由于先天资源不足,建设用地指标、地理位置、周边配套等限制发展,村干部一直往外寻求新的出路。看到同为移民村的界首村因为地处工业园区,物业经济成为推进村集体发展的强力助推器,村干部萌发了到外面买店面的大胆想法。2023年,依据水库移民扶持政策,三峰村谋划打造的物业经济用房购买项目脱颖而出,争取到补助资金68万元。
    村集体到外面买店面是个新鲜事,村民有着许许多多的担忧:房地产行情变化大,如果买贵了,责任谁来担?地段差,如果没有租金收入,村集体背上债务怎么办?村干部背负的压力可想而知。
    “要全过程公开,从事前信息、事中合同签订、条款确定,事后的租金收入,全部纳入村集体议事程序,事无巨细样样公开。”村监会主任吴小建说。
    在多方讨论和实地考察后,他们通过评估房子的市场价值和投资回报率,决定在当时尚未开业的金湖中心商业综合体购买店面。事前,村监会提议,召集有关村干部开会协商方案可行性,并邀请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村民参与。“这位老板是开饭店的,他在金湖中心买了6间店面,可以多听听他的建议。”吴小建说。
    金湖中心的这间店面价格为118万元,除去县里补贴的68万元,面对剩下的50万元,村里将承受很大的贷款压力。会上,村委会副主任吴约平提议,是否可以找开发商协商,先把前几年的租金打给村里,然后村里再返还给开发商当房款。这样可以把村集体的风险降到最低,做到利益最大化。吴小建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在吴约平和开发商商议时,吴小建在一旁监督协商全过程。最终,开发商同意分期先付给村里5年共30万元租金。吴小建说:“等于我们村里出了20万块钱,5年之后那个店面就完完全全属于村集体了。”
    最终,村“两委”形成了议事表决意见并公开公示,作为村集体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接下来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上,村党支部书记王约军介绍了县里的政策支持,村监会监督村“两委”决策前是否广泛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事后,村班子和金湖中心签订了合同,依照程序领到了68万元补贴。
    “这68万元打给开发商后,他们按照约定把第一期20万元租金打到村里的账户,然后村里又马上把这笔钱打过去当房款。”吴小建介绍,“开村民代表大会的时候,我们村监会以口头唱账形式公布现在有20万元租金到账了,明细也在公开栏公示过。交房前,我们经常派人去工地现场查看施工情况和进度,并拍照留痕,还会定期领着村民代表去施工现场。看到店面已进入装修阶段,村民的顾虑也彻底消除了。”
    在践行“后陈经验”的过程中,三峰村村监会紧紧抓住“阳光公开”这个关键点,蹚出了走出去致富的新路径,增强了村“两委”干事创业的信心和能力。王约军介绍,等店面投资开始盈利并积累到一定的资金后,村里打算争取更多的对外投资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推动村庄发展。
柘坑村:“辣椒村”监督“辣味十足”
    新宅镇柘坑村地处武义南部山区,是一个畲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全村共有312户、617人,其中畲族人口190多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让这个山区小村有了“辣椒村”的美誉,皮薄肉厚无渣的柘坑辣椒曾有过远销全国各地的“高光时刻”,村内生产加工的辣椒酱也深受消费者青睐。
    但是,伴随着年轻人纷纷外出创业务工,村内青壮劳动力锐减,加上传统的种植技术和当前市场需求不匹配,缺乏畅通高效的销售渠道,曾经“红极一时”的辣椒产业渐渐没落。
    流量少、产业缺、业态弱,面对村庄发展之困,柘坑村积极奔走、主动对接,终于在多方合力下迎来了资金和政策,正式启动旅游休闲平台项目。就此,村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投资800多万元的辣椒民宿已经基本建成;屋背坑星空露营基地、辣椒文化户外运动营地、环山游步道、辣椒文化展示馆等工程雏形初显。
    2023年12月,柘坑村和上海某旅游发展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目前首笔20万元资金已经入账,后续还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涌进村里。”柘坑村党支部书记吕新受话里满是兴奋。
    “我们把联合监督法和联审联签法相结合,3个村监会成员以‘接力作战’的方式,对每一个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并邀请群众监督员参与进来,发现问题直接报送村监会,我们会第一时间列出问题清单并核查整改。”村监会主任吕新彪介绍,“村里每周都要开村务联席会议,集体审核村级财务支出,把每个大小工程的进展情况、每项资金的流动情况审得清清楚楚,经村主职干部审签后,将所有内容公开晾晒,让村民对每项工作、每本账目都明明白白。”
    前段时间,辣椒广场外墙施工时,吕新彪和同事发现施工方没有按照合约用水泥浆灌墙,而是简单地用石头垒砌,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吕新彪当即要求施工方停工并整改。
    吕新彪还在一次巡查中发现,施工方运来的一车水泥里泥砂含量过大,不符合施工标准,他毫不留情地要求把这一车不达标的水泥处理掉,重新运来达标的材料。在辣椒民宿服务中心施工时,他发现主、副钢筋扎反了,水泥浇灌上后就会把这个问题掩盖住,他和施工方多次协商后,对有问题的钢筋进行返工。
    “我这个人做事比较实在,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说话也很直,不太会拐弯抹角,别人说我一开口就充满‘辣椒味’。但我觉得,只要秉持公心,对村民负责,这种‘辣味’越多越好。”吕新彪发现并促成整改的大小工程两只手都数不过来,比如黄泥坵水库清淤时实际清淤总量少于原定计划,他就要求最后结算要以实际清淤量计算。
    几年前,村庄进行自来水改造工程,按照工程要求,自来水管必须埋在地下30厘米以下。吕新彪和村监会成员到现场了解情况时发现,多处水管掩埋深度不够,存在水管易破损的风险。他第一时间和施工方协商,邀请德高望重的老书记和工程负责人面对面摆事实、讲道理、明利弊,最终施工方同意进行整改。
    “有了村监会事无巨细的监督,我们心里踏实多了。这对村庄的发展来说太重要了。”村民们纷纷表示。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村庄里,干群携手共进,共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上邵村:一面“镜子”照初心
    在白洋街道上邵村老年食堂,79岁的老党员陈舍忠正忙着给30多位老人准备晚餐。一名优秀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上邵村,像陈舍忠这样讲奉献、能干事、肯吃亏的党员干部不在少数。传承拓展“后陈经验”,一年举行两次“民主评议”,正是该村激发队伍干事创业激情的“法宝”。
    “每年年中和年末,由村监会主持召开两次村民代表会议,对村里党员干部履职情况进行民主评议。”上邵村党支部书记何香婷介绍说,“投票情况当场唱票公开,并在村务公开栏张贴公示15天,民主评议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住房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是美好生活的重要落脚点。上邵村是一个典型的城郊村,全村有常住人口1200多人,流动人口2600多人。村里人多地少,村民建房需求和可分配宅基地供需矛盾非常突出。2017年,为了破解村民住房难问题,上邵村有序推动宅基地改革,试点推动4幢15层的农民公寓项目,总投资5500多万元,由此成为武义县唯一一个自主投资建设15层公寓楼的村庄。
    面对村集体缺乏工程资金的问题,村委会副主任何新民绞尽了脑汁。村里有80多家店面和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他使出浑身解数,千方百计“招商引资”,跑遍了武义县各工业乡镇进行市场询价,让这些店面和厂房以合适的价格承租出去。同时,他挨家挨户走访村民,苦口婆心对村民做好解释工作,积极协调认购的村民先缴纳一部分购房款,为公寓楼建设解了燃眉之急。
    村监会主任邵台军利用业余时间,孜孜不倦地查阅相关资料,并向专业的施工监理人员请教学习,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养和监督能力。他不顾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日日驻守施工现场,全过程聚焦工程项目立项决策、预算审核、招投标、项目验收、工程结算等重点环节,多方比对原材料价格,督促施工方切实整改出现的问题,坚持做到项目监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经过村干部的不懈努力,如今,上邵村4幢村民公寓均已通过竣工验收,顺利交付村民使用。崭新的公寓楼坐北朝南,视野开阔,配套电梯和无障碍通道,还参照商业住宅小区建设匹配了车库、绿化等配套设施,村里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也全面跃升。
    “住着心情很好,对比老房子,新房子漂亮多了。住这样的房子完全想不到,不敢想象能这样。”圆了“安居梦”,村民们对村里党员干部的付出,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上邵村通过民主评议,把“镜子”和“尺子”立起来,让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时刻绷紧模范带头这根弦,让率先垂范、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成为行动自觉。
    20年来,“后陈经验”由“治村之计”上升为“治国之策”,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今年,武义县将深刻把握“后陈经验”理论内核、发展逻辑,锚定“打造新时代基层民主监督样板”的目标,多方位、多维度展现“后陈经验”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的时代价值,推动基层涌现更多村庄富美、村民富裕、精神富足的“善治之窗”。同时,进一步加强“后陈经验”理论研究、制度深化、实践探索,推动“后陈经验”向城市小区延伸拓展,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让“后陈经验”在基层治理中彰显更大价值。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