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3-29
2025-03-29 第02版:要闻 大 | 中 | 小 

我国自主研发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在国能朔黄铁路投运

作者: 王健生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704
    本报讯  记者王健生报道  3月22日上午9时56分,在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黄骅港站远程操控台,车站调度人员通过智能调车系统控制双源制机车推动载有5394吨煤炭的列车精准停靠到对位点,开始翻车作业,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正式投入运营,实现我国在重载铁路智能化领域又一突破,为“交通强国”战略注入创新动能。
    为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双重跃升,国能朔黄铁路公司联合铁科院等科研单位历时3年科技攻关,创新性地将智能图像识别、智能传感、物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黄骅港运输作业特性深度结合,成功构建了“云脑决策、云控执行、云防保障”三位一体的智能调车技术体系,具备作业计划自动编制、进路自动排列、信息自动流转、调车机车自动驾驶、室外无人领车、安全自动预警等功能,于2022年9月在朔黄铁路黄骅港站试运行,在三年来的实践应用中不断成熟完善,并于2025年3月正式投运,助力黄骅港站打造国内首个重载铁路智慧车站。
    据了解,该系统的创新技术之一,是首个基于“云脑”的路港一体化智能调度平台,能够打通车、港、船数据壁垒,实现从列车调运到装船作业的全链条自动化衔接,现场互联互控次数减少2300次,每天可减少人工操作1.8万多次,有效降低了各岗位员工劳动强度。
    据国能朔黄铁路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系统投运后,传统调车作业中“计划反复调整、人工频繁联控、安全依赖经验”的痛点迎刃而解。根据运营数据显示,黄骅港站调车计划自动编制率达85%,进路智能排列率超95%,车调联控自动化水平达99%。与之前相比,车站年运能约提升1056万吨,相当于多保障26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