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06 第01版:头版
|
大 | |
中 | |
小 |
|
|
首部民营经济专门法出台 护航民企专心谋发展 |
|
|
作者:
安 宁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120 |
|  | | 图为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办理民营企业相关业务。新华社 |
|
|
|
本报记者 | 安 宁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今年5月20日起施行。 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聚焦企业核心关切,在公平竞争、投资融资、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从政策支持转向法治保障新阶段 1980年,浙江温州姑娘章华妹领到我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千千万万个像章华妹一样的经营者,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过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超过1.25亿户,在全部经营主体中占比达到2/3左右。 然而,此前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大多分散在不同的法律条文中,更多的则是体现在政策上,民营企业长期面临“政策多、法律少”的尴尬。目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面临新机遇,也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服务供给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阻碍,民营企业自身创新发展能力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通过立法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举措,正当其时。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分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牵头组建了由17家中央有关单位组成的立法起草工作专班,深入扎实开展调研论证,数易其稿形成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4年12月、2025年2月、2025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第十四次会议、第十五次会议对草案进行了三次审议。连续三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同一部草案,在立法实践中并不常见,而从首次提出到颁布施行,民营经济促进法用时不到18个月,足以见其意义之重大、立法程序共识之强。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刘民介绍,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以及实践中的有效做法转化为法律制度,巩固改革成果,强调国家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涉民企政策上升为专门的法律,并与宪法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贯通起来,将支持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无论是从历史维度看,还是从当前发展关键节点看,都在民营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民营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李红娟如是说。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贯穿全文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是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标志性事件。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这部法律中也出现了多个“第一次”: ——第一次在法律中明确,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第一次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写入法律。 ——第一次在法律中明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 一系列“第一次”,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治化的制度框架。 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分别为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民营经济促进法将“公平竞争”列在总则之后,单独成章。“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贯穿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刘民说,比如,第二章专题围绕公平竞争作出系列具体规定,包括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依法平等使用等。 细读这部法律,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贯穿于各个章节,依法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向明确。 对民营企业普遍关心的市场准入、要素保障、权益保护、拖欠账款、公平执法等问题,民营经济促进法均设置了专门章节或条款予以规定,并设置了“法律责任”一章,对侵害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各类行为都明确规定了法律责任。 "在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时出硬招,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重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李红娟表示,比如,禁止利用行政、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规范异地执法行为等,这些都是从刚性约束和法律权威上持续加力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回应民营企业热切期待。 齐心协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民营经济促进法在万众瞩目中诞生,如何确保这部法律正确有效实施,社会高度关切。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要大力宣传阐释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重要意义。阐释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宣传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阐释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法治保障作用,充分凝聚社会共识,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保证法律出台实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 另一方面,要不断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要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实施为契机,统筹推进配套法规制度制定,协调推动各项支持保障举措落实落细,增强法律规范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时效性,确保法律正确有效实施。 "司法部将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为契机,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局长刘波介绍,将结合各地实际,督促各地加强问题查纠整改,同时,对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做法,及时转化为具体制度措施,将民营经济促进法相关法律规定落下来,为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干事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贯彻实施好法律规定,坚决破除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一方面,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另一方面,会同相关部门着力加大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刘民说。 无独有偶,就在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前一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要求进行为期半年的全面清理和整改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不合理规定和做法,让"非禁即入"落地生根。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经济发展到了拼韧性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正是当下"办好自己的事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表决通过,必然将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