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5-06
2025-05-06 第03版:新闻纵深 大 | 中 | 小 

开创性、奠基性和引领性之作

——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探索》

作者: 周 文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1472
周  文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教授的专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探索》(以下简称《探索》)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一次重要贡献。此前,刘伟教授已出版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两部著作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双璧”,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指导。
    《探索》一书,以其深邃的理论洞察力和丰富的实践总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书围绕十个核心范畴展开讨论,这些范畴不仅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而且体现了其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刘伟教授通过创造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新视域、新方法和新思路。
    首先,该书在话语体系建构上作出了突出贡献。恩格斯曾指出,一门科学的新见解往往伴随着术语的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必然需要一系列崭新的概念、范畴和表述来构成其话语体系。《探索》一书正是抓住了这一基础性关键作用,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对这些范畴的理解和讨论。例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范畴的讨论,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成熟,以及这一理论在指导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该书通过凝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实践土壤之中。刘伟教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视角切入,讨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范畴,形成了对这一阶段本质特征和新发展阶段的深刻认识。同时,他还从宏观经济治理和调控的实践出发,上升到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创新及提升层面,讨论了“宏观经济治理”范畴,提出了宏观经济治理的基本任务和工作总基调。这些理论认识都是对中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再者,该书充分吸收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文化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具有民族性与世界性理论特性的学科,必然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济思想,同时广泛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成果。《探索》一书正是基于这一原则来选择和确定其重要范畴的。例如,对“新质生产力”范畴的讨论,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经济学的原理,又强调了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范畴的阐述,则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体”思想的中国化最新成果,又根植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之中。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探索》一书与刘伟教授此前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前者完整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体系和基本命题,后者则科学阐释了这一学科的学术范畴和理论逻辑。两部著作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完整画卷。
    综上所述,《探索》一书是刘伟教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又一力作。它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而且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指导。相信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中,这本书将继续发挥其开创性、奠基性和引领性的重要作用。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