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20 第02版:发改新闻
|
大 | |
中 | |
小 |
|
|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激活消费新动能 |
|
|
作者:
荆文娜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3528 |
|  | |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今年1~4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前4个月产销量首次突破千万辆,彰显汽车产业活力。图为工人在江苏省江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某汽车生产企业作业。新华社 |
|
|
|
本报记者 | 荆文娜 今年的首次全面降准日前正式落地。根据不久前央行发布的消息,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降准,是通过降低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增加银行可以自由使用的资金。 央行的一揽子金融政策还包括: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首套房利率降至2.6%;5月1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新增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这一系列被称为“金融组合拳”的举措引发社会关注——此次降准降息意味着什么?能在多大程度上减轻贷款负担?政策效果能否为提振消费再添动力? 发挥货币乘数效应 满足投资消费扩张等资金需求 “通过降准可以优化央行向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的结构,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增强银行负债的稳定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此前表示,这次降准0.5个百分点以后,整体存款准备金率的平均水平将从原来的6.6%降低到6.2%。 据了解,这是2025年首次降准。回顾2024年,全年降准两次,分别于2月5日和9月27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累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降准可以为银行体系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稳定信用扩张,提升对消费、外贸、科技创新、小微民企等特定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动力和可持续性。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当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有促进内需恢复、加快结构调整等多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需要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更多流动性,满足当前投资消费扩张与信心修复的资金需求。从微观层面看,拥有充裕资金配置资源的金融机构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链条,增强货币创造功能,发挥更大的货币乘数效应。 2024年9月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接连推出。同年10月,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发言时表示,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应从过去的更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 近日,央行官网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近年来,国内消费增速有所放缓,但在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消费市场活力正逐步释放,增速呈现稳步回升态势,释放出复苏向好的积极信号。金融支持消费已有较好基础,仍有进一步发力空间。 5月9日,央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年利率1.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最长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旨在提振服务消费,缓解养老资金压力。一方面,相关举措能促进旅游、文化等服务消费行业繁荣,拉动内需;另一方面,可以为养老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养老保障。长期来看,有望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金融“活水”加速释放 为汽车产销注入新动能 央行表示,阶段性降低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降至0%。这两类机构直接面向汽车消费、设备更新投资等领域提供金融支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后,将有效增强这两类机构面向特定领域的信贷供给能力。 当前,我国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为消费市场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降准释放的“活水”,有望为汽车产销注入新动能,推动汽车行业规模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短期内,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资金可获得性将大幅提升,融资成本显著降低。以汽车金融公司为例,资金成本的下降,使其有能力以更优惠的利率、更灵活的贷款方案吸引消费者购车。这将直接刺激汽车消费市场,带动汽车销量增长。”曾刚表示。 今年以来,不少车企已全面升级金融方案,蔚来、小鹏、特斯拉、广汽丰田、东风本田、吉利银河等多家车企相继推出“5年0息”“0首付、0利息”等金融优惠政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据一位汽车消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透露,目前市场上的免息政策,成本多由车企单独承担或与金融机构分担,车企的成本和财务压力较大。而此次的新政对于车企而言,将有效缓解资金压力,使车企能将更多资金和资源投入到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等环节。 据建信金租公司负责人介绍,按照公司当前业务规模,存款准备金率调降为0%,可释放出300多万元资金。公司将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设备更新质效,把降准释放的资金积极投放到装备制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等行业。 2024年以来,我国陆续发布多项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新车、二手车、汽车以旧换新等细分场景,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支持合理汽车消费需求,提振汽车消费,推动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得益于汽车换购需求强劲、以旧换新等政策支持,我国乘用车市场保持销量正增长,2024年新车乘用车销量达到2756万辆,2018~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 随着汽车消费市场扩容,配套金融服务体系同步升级。商业银行重点聚焦新能源与二手车领域,通过构建“消费信贷+场景服务”的产品矩阵,全面覆盖消费者购车、置换、保养等全周期金融需求。 据上市银行年报披露,2024年交通银行信用卡汽车分期余额年度增量达674.16亿元,增速高达240.10%;平安银行汽车金融贷款存量规模接近3000亿元,其中新能源专项贷款年度投放量同比激增73.3%;浦发银行零售新能源汽车贷款占比年内提升11.2个百分点,余额突破90亿元大关。 在业内看来,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期,本次一揽子金融政策的红利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金融市场渗透率的提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形成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良性发展格局。 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 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 从此次一揽子金融政策的覆盖面看,涉及国计民生的多个方面。特别是在房地产方面,央行将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利率同步调整。据测算,此举预计每年将节省居民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超过200亿元,有利于支持居民家庭刚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当前公积金降息符合预期,更好发挥了公积金贷款的惠民和支持消费功能。同时,通过公积金降息,解决了此前公积金贷款利率和商贷利率倒挂的问题,可以确保公积金政策更好发挥效应。” 据了解,去年10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均大幅下降25个基点,分别报3.10%和3.60%。此后,部分城市最低首套房贷利率一度低于相应的公积金贷款利率,市场对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呼声渐高。 严跃进表示,此次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将进一步降低房贷成本。“对于100万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的公积金贷款,此次政策推出前月供为4136元,政策推出后月供为4003元,减少了133元。同时,总还款金额(本金+利息)从过去的148.9万元变为144.1万元,减少4.8万元。” 随着“稳楼市”政策组合拳的落地,房地产市场的积极变化在一季度信贷数据上也有所体现。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其中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28%,最近来华的一些头部国际投资机构也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价值正在显现。” 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之下,核心一二线城市楼市已经率先“止跌回稳”,新房、二手房成交量都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以升温明显的二手房市场为例,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中,深圳二手住宅成交5733套,同比增长37%;上海二手住宅成交超2.3万套,同比增长30%;北京二手住宅成交超1.5万套,同比增长17%。二线城市中,成都、杭州、南宁二手住宅成交套数同比分别增长20%、16%、14%。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