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5-24
2025-05-24 第02版:发改新闻 大 | 中 | 小 

科技金融“双向奔赴” 自立自强正当其时

作者: 张洽棠 陈鹰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895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的第三十四届哈洽会吸引超100家科创企业参展,无人驾驶、商用卫星、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展示率达15%。图为一名小朋友在哈洽会主会场体验一款机器人。新华社
本报记者 | 张洽棠  见习记者 | 陈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及去年6月份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近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市场等7个方面,提出了15项政策举措,既有存量政策的迭代升级,也有增量政策的创新供给,可谓亮点纷呈。
构建科技金融发展的“四梁八柱”
    此次发布的《若干政策举措》,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以科技创新需求侧为牵引,加快破解金融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难点堵点的一项系统性部署和安排。
    科技部副部长邱勇表示,七部门联合印发的《若干政策举措》是一项实现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的基础性、引领性制度安排。在起草过程中,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推动科技创新需求侧和金融供给侧同向发力、同题共答、同责共担,建立了科技金融的政策框架体系,构建起了科技金融发展的“四梁八柱”。
    创业投资是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若干政策举措》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若干政策举措》提出,将对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进一步优化结构、扩大规模、降低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
    记者梳理发现,《若干政策举措》在资本市场方面有两大亮点,一是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资本市场“绿色通道”机制,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企业创新成长提供更加适配、更加包容的制度支撑;二是创新性地提出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为科技创新筹集长周期、低利率、易使用的债券资金。
    此外,《若干政策举措》提出,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立科技保险发展协调机制、健全涵盖科技创新全链条、全周期的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国家重大技术攻关科技保险共保体,推动保险资金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等措施,帮助科技型企业应对新技术和新业务模式带来的风险,提供全周期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保障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政策举措》还围绕加强财政政策的引导支持、推进央地联动、打造科技金融开放创新生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特别是加快推进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这三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开展科技金融政策先行先试。
科技金融多元体系初步形成
    做好科技金融工作是支持科技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为让更多的金融活水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流入科技创新的广袤沃土,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持续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345”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在近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介绍说,“3”是政策体系、产品供给体系和专业组织体系。其中,专业组织体系上,引导金融机构优化科技金融管理体制,大中型银行目前已在总行和省分行层面都设立专门的科技金融部门,全国设立科技支行2178家。“4”是科技金融4项试点,旨在让科技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支持。“5”是发挥5类金融机构各自服务优势,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互补充,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共同发力,各类金融机构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健全政策框架,逐步畅通科技、金融、产业循环,科技金融多元体系初步形成。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超过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连续3年增速超过20%;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超过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银行金融机构与企业签订的设备更新的贷款余额达1.2万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投向科创企业领域余额突破1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表示,《若干政策举措》对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工作举措。中国人民银行将重点做好提升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培育完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提高科技要素密集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等工作。
    
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枢纽作用
    “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风险共担、加速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在‘科技-产业-金融’的循环中发挥关键枢纽作用。”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表示,证监会以科创板、创业板一系列改革为契机,深入推进关键制度创新,破解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2024年以来,先后出台了“科创板八条”“科技十六条”“并购六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加快深度融合。
    聚焦此次发布的《若干政策举措》,证监会研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强、可操作可落地的支持举措。
    在持续优化科技企业境内上市的环境方面,实施更加灵活精准的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持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在更好统筹发挥各板块支持科技企业的功能方面,资本市场的各板块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科创板继续发挥“试验田”的作用,坚持“硬科技”的定位;创业板围绕“三创四新”,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共同覆盖各类型和各个发展阶段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在精准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方面,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更加精准识别、筛选优质的科技企业,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用好用足现有制度,更大力度支持优质的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的案例落地。
    在加大力度支持科技企业产业整合方面,继续落实好“并购六条”,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支持上市公司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进行布局,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综合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支付工具实施重组。
    在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方面,支持私募股权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依法收购上市公司。优化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相关的“反向挂钩”的政策,支持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的发展,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扩大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试点,促进“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环。
    此外,在更好发挥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作用方面,将持续完善交易所债券市场品种结构,大力推动科创债、绿色债等创新品种的发展。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63691895 传真:010-63691390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