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邮 箱
 
   
 
 首页  今日要闻 发改新闻 地方新闻 产经新闻 营商环境 一带一路 绿色共享 物价消息 商业资讯 企业债券 债券公告 招标投标
招标投标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要闻  
 
电子报
 
多国遭遇能源粮食双重冲击
——俄乌冲突深度影响世界经济复苏概述(上)
2022-07-05 00:00:00      中国经济导报


本报记者 | 季晓莉

    俄乌冲突自2月起至今已4个多月。俄罗斯、乌克兰两国与不少国家经济依存度高,通过粮食、能源等领域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某些国家不断“拱火浇油”,加剧地区冲突长期化风险。经历疫情冲击的世界经济旧伤未愈,其艰难复苏面临更多挑战甚至危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6月8日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说,受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预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低收入国家面临严重粮食安全风险。经合组织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左右。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各国通胀压力增加,抑制了实际收入和支出,进一步抑制了复苏。食品和能源价格高企,供应链问题持续恶化,这意味着通胀将更晚达到峰值且高过预期。

能源安全风险蔓延

    能源出口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的重点领域。美国率先于3月8日宣布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欧盟4月8日宣布停止进口俄煤炭,欧盟委员会日前提交的新一轮制裁方案中包括对俄石油禁运内容。
    俄罗斯是全球能源市场主要参与力量,分别占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出口的18%、11%和10%。目前,欧盟进口中约40%的天然气、约30%的石油和近20%的煤炭来自俄罗斯。挪威吕斯塔德能源公司预测,如果俄罗斯停止交付,欧洲每年将产生1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缺口。
    作为对西方反制措施,俄罗斯要求“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从4月起使用卢布结算天然气,4月底以拒绝该要求为由宣布停止向波兰和保加利亚供气,一度刺激欧洲气价上涨20%。目前,俄气已先后宣布暂停向波兰、保加利亚、芬兰、荷兰和丹麦等拖欠天然气款并拒绝以卢布结算的欧洲国家供气。彭博社报道,截至5月中旬,已有20家欧洲企业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开设卢布账户。
    不少机构预测,未来数年国际能源价格将维持高位。世界银行4月报告指出,能源价格涨幅已达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最高,预计在2022年涨幅将超过50%,能源价格飙升可能持续到2024年年底。欧盟委员会预测,如果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出现严重中断,欧洲经济将陷入全面“滞胀”。趁着欧洲天然气供应严重不足,美国迅速与欧盟达成协议,计划今年额外向欧盟提供至少15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这意味着美国对欧天然气出口增加2/3。
    6月份,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技术原因为由把经由“北溪-1”管道输往德国的天然气供应量减少近60%。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日前发布通告说,7月11日~21日将暂时关闭公司负责运营的“北溪-1”两条天然气管道支线,进行常规维护。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将加剧近期欧洲市场天然气短缺。
    欧盟原计划在今年年底将天然气库存比例提升到90%,以应对未来的“气荒”。目前,各国都在争相储气,平均储气量已经超过50%。为实现“开源”,欧盟大力寻找能源替代供应方,一些欧盟成员国甚至暂时转向使用煤炭。国际能源署表示,欧洲必须在寻找能源替代供应的同时,提高能效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核能,为高电价和供应紧张提供喘息机会。该机构近期表示,预计今年全球能源领域的投资将达2.4万亿美元,但对弥补供应缺口、应对气候变化是杯水车薪。
    如今,欧盟各国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各行业物价普涨,一些国家通货膨胀率刷新数十年来的新高。自“北溪-1”天然气输送量被削减之后,欧洲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已经上涨了近50%。
    欧委会近期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明两年欧盟经济将分别增长2.7%和2.3%,增速低于2月展望报告中预测的4%和2.8%。欧洲央行警告称,如果俄罗斯完全关闭输气管道,明年欧元区经济将收缩1.7%。

粮食危机日益迫近

    俄乌冲突长期化,给粮食供应带来重大风险。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比斯利认为,俄乌冲突是“以一场灾难加剧了另一场灾难”。考虑到俄乌两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权重,越来越多机构和媒体提及“粮食危机”,认为其全球冲击可能超出预期。
    一是严重阻断生产,挤压粮食产能。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俄乌分别是世界最大和第五大小麦出口国。两国合计分别占全球大麦、小麦和玉米供应的19%、14%和4%,占全球谷物出口量的1/3以上。过去3年,两国合计约占全球小麦出口的30%、玉米出口的20%和葵花籽油出口的一半以上。以“欧洲粮仓”乌克兰为例,俄乌冲突导致该国数月前播种的小麦无法收获,而冲突时刚播种的玉米和向日葵无法施肥。市场人士预计,乌克兰当季粮食可能减产超过50%。俄罗斯是全球主要化肥生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13%。俄化肥出口因美方制裁受限,导致全球化肥价格大涨,巴西、美国等农业大国的农户被迫减少化肥用量,可能因此影响未来收成。
    二是干扰贸易流通,加剧粮食通胀。俄乌冲突扰乱港口运营,叠加西方制裁,让俄乌粮食出口严重受阻,助涨全球粮价。在一些欧洲国家,面粉、食用油、蔬菜罐头等生活必需品限量销售,过高的价格让部分中东民众一个月都吃不上肉。相比价格上涨,欠发达地区面临更恶劣局面。全球超35%的人口以小麦为主粮,埃及、土耳其、孟加拉国和伊朗从俄乌进口小麦的占比超过60%。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全球约50个国家和地区高度依赖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供应,包括非洲、亚洲等地一些最不发达国家或低收入国家。
    三是催生保护主义,供应缺口恶化。为应对国内供应紧缺和价格上涨,一些农产品大国陆续出台限制出口措施。根据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数据,俄乌冲突爆发后,截至4月底,推行粮食出口管制措施的国家已增至23个。4月和5月,全球最大棕榈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和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分别宣布暂停出口棕榈油和小麦。
    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阿迪蒂亚·马图认为,当下全球粮食贸易正陷入“囚徒困境”,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不仅无助于缓解本国粮价,反而会进一步推高全球食品通胀。

社会动荡风险加剧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贸易组织近期发布的联合声明指出,粮食价格上涨和供应冲击可能加剧许多国家社会紧张局势。
    受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南亚国家斯里兰卡3月发生经济危机。物资短缺、物价高涨、供电紧张、本币贬值等引发民众抗议,该国总统于4月和5月两次宣布实施紧急状态。
    非洲情况也不容乐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6月初表示,俄乌冲突加剧了整个非洲的粮食、能源和金融“三重危机”,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社会动荡。
    即便是相对富裕的欧洲,民生危机演变成社会问题的风险同样存在。为抗议燃油价格上涨,西班牙巴塞罗那出租车司机行业协会和西班牙卡车司机工会分别组织游行和罢工,一度造成当地商品和原材料供应中断。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美国推动对俄制裁、“拱火”俄乌紧张局势正让世界埋单。
    (下期“环球视点”将刊登本报道下篇,重点分析俄乌冲突对中国外贸形势影响,敬请关注)

【期号:】【版面:】【作者:】打印本页
 
相关文章
招标投标 | 更多>>
没有找到对象346+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 聘 | 网站广告刊例 | 广告刊例 | 招标公告刊例 | 订阅服务 | 版权声明 | 郑重声明 | 中国发展网 | 记者证查询 | 技术产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390
Copyright 中国经济导报网  京ICP备09051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35号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65573925;举报投诉email:xwddwyh@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