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双流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的工作人员正在生产车间内忙碌,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新华社
柴 洁 本报记者 | 潘晓娟
民营经济是各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四川成都民营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长,民营经济规模持续提升。2023年,成都民营经济增加值1.07万亿元、增长5.5%;经营主体近3777万户,居全国第二。2024年一季度,成都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780.92亿元、增长5.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4%。 为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近日成都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民营经济55条”),以“促公平、创机会、优服务、解难题”为主线,围绕促进公平市场准入、支持参与政府采购、支持发展壮大和数字化转型等17个方面推出55条措施,条条聚焦民营企业关切和获得感,用“真金白银”力挺企业发展。 在5月16日举行的第二期“蓉易见·民企会客厅”——成都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会议围绕“民营经济55条”进行了解读答疑。从现场企业代表的问题诉求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上市融资扶持举措等话题备受关注。
真金白银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成都的政策踩准了企业发展所需的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表示,成都这次及时出台的“民营经济55条”,以问题为导向,提供了路径明确、以“真金白银”支持的实招。 在促进市场公平准入方面,成都将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清理规范行政审批、许可、备案等政务服务事项的前置条件和审批标准。为了让民营企业有更多准入机会,成都将建设社会资本“蓉易投”平台,向民营企业滚动发布重大项目清单、产业项目清单、特许经营项目清单、城市机会清单、政府购买服务机会清单,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在支持参与政府采购方面,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出了采购限额标准以上,20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份额提高至40%以上。 在支持发展壮大和数字化转型方面,成都将实施培优育强龙头企业计划,对首次评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给予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入围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民营企业成为规模以上企业也有最高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针对个体工商户,“民营经济55条”拿出了有温度的支持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在具备条件的餐饮相对集中街道划定临停路段,允许车辆在就餐时段临时停放。
要素保障 助力民营企业提质增效
“民营经济55条”中有多条措施涉及要素保障,在融资、人才、用地、算力等全要素上予以大力支持。 在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方面,成都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民营企业特征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开展“民企首贷通”活动,对银行机构发放的小微企业年度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20%的部分,按1%给予每户最高100万元奖励。支持民营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动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对利用专利权、商标权获得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贷款利息、评估费、担保费,按实际支付金额的50%给予支持,同一企业3项支持金额合计最高30万元。 在强化人才和用工保障方面,成都支持民营企业建设“人才飞地”,支持民营企业人才申报“蓉漂计划”“蓉城英才计划”等市级重大人才计划,按标准给予入选人才(团队)相应支持。符合规定条件的民营企业可自主认定2名《成都市人才分类目录》的D类人才。 “民营经济55条”还提出加强新型生产要素供给。围绕智能生产、智慧治理等重点领域,成都每年发布不少于500条城市机会清单。支持民营企业在元宇宙、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引领性场景,对经评审认定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的分别给予100万元、70万元、50万元、30万元奖励。支持民营企业通过申领“科技创新券”“算力券”“零碳券”购买科技服务、算力资源、碳核算、碳足迹认证等开放共享服务。 针对民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不敢转”“不会转”难题,“民营经济55条”给出数字化转型的奖励政策。明年年底前,将统筹安排不低于3亿元资金,支持不低于300户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对综合评定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的上云企业,分别按上年度上云费用的20%、30%、40%给予最高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资金补助。 此外,“民营经济55条”还推动形成亲清政商关系。比如在优化信用服务方面,分批次在不同领域推行经营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同步实施“合规一码通”模式,推动数据“多跑腿”、企业“少跑路”。
答疑解惑 实现政企之间双向沟通
“民营经济55条”有哪些特色亮点?座谈会上,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向彬介绍,“民营经济55条”呈现三个特点:注重将企业需求转化为政策内容,注重将上位政策转化为成都实践,注重将政策“含金量”转化为企业“获得感”。会上,有关部门对企业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成都在培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请问有哪些具体的政策或者有力度的支持举措?”在企业发言环节,成都华兴汇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鹏首先提出问题。 对此,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企业服务处处长李林现场表示:“成都从不同梯度给予企业奖励支持。”李林进一步介绍,“4~5月正是相关奖励政策的申报窗口期,会后,我们可以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好专题申报辅导。”同时,成都正在深入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扩量提质行动,建立全市“小升规”和“小巨人”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进行精准培育和指导。 如何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民营经济55条”明确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 成都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处长李培介绍,成都通过预留采购份额、提高预付款比例、加快资金支付进度等举措,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据介绍,2023年,成都市政府采购合同授予中小企业金额279.3亿元,占比84%。 针对企业渴望获得“金融活水”助力的诉求,成都市委金融办二级调研员龚正辉表示,重点在提高融资可获得性、加大普惠小微贷款力度、鼓励民营企业上市等方面制定了针对性举措。据介绍,《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拟于近期正式印发,其中就有一些“重磅”奖励政策,如拟对纳入上市后备重点库的企业、通过辅导验收的在库企业和对上市申请被正式受理的在库企业,分阶段予以奖励,最高可达800万元。 在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成都有哪些举措?一些来自科技界的企业代表均表示,非常关注成都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举措。 成都市科技局总工程师李良钰介绍,成都将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攻关一批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根据任务来源,“揭榜挂帅”项目分为政府出题类和企业出题类。其中,政府出题类项目聚焦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战略任务确定的重大技术需求,突出攻关技术成果对产业建圈强链或城市治理的重大科技支撑。对政府出题类项目,成都将按照专家评审金额给予资金支持,单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 惠企政策发布后,企业家反响热烈。“我对‘民营经济55条’的落地实施,深感振奋和鼓舞,这一政策的出台,精准把握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为成都经营主体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振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成都利路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吉涛说。
延伸阅读·———————————————
“民营经济55条”通过加快盘活和促进要素创新性配置的系列举措,体现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例如,支持民营企业建设“人才飞地”及其他各类人才支持计划,有利于推动新型人才向新质生产力形成方面加快汇聚;又如,相关部门将在科技服务、算力、碳核算和碳足迹认证等方面提供开放式共享服务,有需要的民营企业可以通过申领“创新券”“算力券”“零碳券”等方式获得,有利于加快新型要素流通和优化配置。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 “民营经济55条”的一些举措,着力瞄准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痛点。其中,加强新型生产要素供给、支持参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加大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理力度、营造尊重支持民营企业家的社会氛围等政策条款,针对当前民营企业发展堵点和担忧,给出了具体有效的政策措施,有很多政策是具有创新性的,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既有的、传统的政策框架和习惯,如果这些措施实施到位,非常有助于成都改善政商关系,为民营企业发展“松绑”。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经济发展与经济风险研究中心主任邓洲 “民营经济55条”系统全面、举措细致、针对性强,能为成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比如,“民营经济55条”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等举措,有温度、更暖心,也符合发展需求。再比如,“民营经济55条”提出,监管执法强调规范文明、包容审慎、注重分类引导和信用监管,类似的提法也有利于改善预期。“民营经济55条”落地执行后,让更多好的举措真正落到实处,惠及民生,将大幅提振民营经济信心,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研究员高太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