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邮 箱
 
   
 
 首页  今日要闻 发改新闻 地方新闻 产经新闻 营商环境 一带一路 绿色共享 物价消息 商业资讯 企业债券 债券公告 招标投标
招标投标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电子报
 
广西能源开局良好 尽显强势发展潜力
2024-04-26 15:00:08      咸宁新闻网

4月24日晚,广西能源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报,电力销售、水电产业以及火电产业均有不错的表现,扣非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经营性现金流同比由负转正,达到2.55亿。更名后的首个完整财年,广西能源开局良好。

首季开局良好 用电量增长主业持续巩固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3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22372亿千瓦时。一季度,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新质生产力引领转型升级,带动相关行业用电量较快增长。

广西能源一季度坚持抢抓内部管理,实施降本增效,各项业务均出现增长态势。电力销售方面,一季度上公司桂东电网的自发电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113%,单位购电成本减少,电力销售业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289.8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49.38万元。

水电生产方面,一季度公司各水电厂流域来水同比增加,发电量增加,水力发电量为8.17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加2.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3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729.6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478.34万元。

火电生产方面,一季度火电受煤价下行的利好,火力发电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煤炭价格持续回落,2月末,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报价930元/吨左右,同比下跌250元/吨;3月份以来,国内煤炭价格明显下跌。3月22日,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报价850元/吨左右,比2月末下跌80元/吨,同比下跌260元/吨。

多重因素推动 广西能源等区域发电龙头发展提速

目前火电仍然起到“压舱石”的作用,电煤成本对多数发电企业经营依然重要,2024年全国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提升、应急保供能力增强,煤炭市场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态势。按照当前的供求关系,煤价还在向下探底,有利于发电企业的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步伐持续加快,部分地区细化政策陆续发布,同时不同区域用电形式也在发生变化,这些都有望对区域电力企业构成利好。

中电联发布的数据中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五省区一季度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30%;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三新”行业用电量增速超四成,其中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增速达57.5%。

实际上,包括广西能源等在内的地区发电龙头企业均在新能源、智慧能源方面进行了布局。广西能源坚持聚焦能源主业,围绕“零碳”能源上市公司定位,统筹推进“以电力为核心,多能驱动”战略布局,涉及水电、火电、光伏、风电、供售电等能源领域业务,目前正全力打造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光伏新能源和抽水蓄能新增长极。

随着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上升,电力市场化改革红利逐步释放,区域电力龙头企业逐步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或使公司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利润进一步增厚。

做优存量与做精增量 新增长极值得期待

广西能源聚焦电力主业与多能驱动紧紧持续围绕电力主业做优做强,重点发展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光伏、抽水蓄能及其他新能源项目,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持续提升公司新能源控股装机规模,加强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电能质量管理,不断延伸健全产业链结构,形成协同发展效益。

同时,坚持做优存量与做精增量结合,统筹存量与增量项目资源,积极做优存量,促进上市平台完善产业布局、提升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稳步做精增量,继续孵化和推动更多优质资产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国有企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分析指出,新质生产力和新型消费的培育壮大,将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拉动电力需求稳步增长。中电联也预计,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8万亿千瓦时,比2023年增长6%左右。

对于2024年全年,广西能源在年报中提到以电力为核心,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将海上风力发电、陆上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项目等新能源项目作为发展重点,推动防城港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陆上风电开工建设工作。着力抓好提质增效,重点做好亏损企业治理;抓好改革增效,全力清退非主业、低效无效和持续亏损企业,通过提质增效、降本增效、减员增效、发展增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经济导报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10-63691721。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期号:】【版面:】【作者:】打印本页
 
相关文章
招标投标 | 更多>>
没有找到对象346+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 聘 | 网站广告刊例 | 广告刊例 | 招标公告刊例 | 订阅服务 | 版权声明 | 郑重声明 | 中国发展网 | 记者证查询 | 技术产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390
Copyright 中国经济导报网  京ICP备09051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35号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65573925;举报投诉email:xwddwyh@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